商鋪名稱:鐵嶺億達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闖(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494488787@qq.com
聯系地址:昌圖鎮銀河工業園1號
郵編:112599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復合翅片管[1] 是指一種對對翅片采取兩種(或多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強化其換熱翅片傳熱管。其突出特點是可以在同一個翅片上集成不同強化方式的優點,從而獲得更好的綜合性能。 雙金屬軋制復合翅片管由基管和包裹在外的翅片組成,基管通常為碳鋼管、不銹鋼管或銅管,將鋁管套在外面,然后用專用軋機將鋁管擠壓成翅片,同時在基管外形成一層薄的底層將基管緊緊裹住 。復合翅片管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焊接法和軋制法。還詳細介紹了翅片的強化傳熱、復合翅片、復合翅片管的主要性能要求等隨著中央空調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中央空調中的重要傳熱元件—翅片管的研究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中央空調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翅片管為內外翅片紫銅管.這種管子雖然傳熱性能比較好,但消耗銅也多,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因此,對翅片管生產的研究將圍繞著如何有效節約銅金屬的使用來展開,從而最終達到既提高中央空調工作效率、又降低生產成本、為國家節約貴重資源的三重目的[2] 。雙金屬翅片管首選鐵嶺億達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先生
咨詢熱線:13470164164
復合翅片管正是為了滿足這些需要而產生的.它綜合了復合管和翅片管各自的優點,是一種當前國際上研究較為廣泛的新型高效傳熱管. 綜合國內外資料來看,對于復合翅片管系列產品的開發,以日本進行的較多.如日本專利文獻報導過用軋制法生產外鋁內不銹鋼復合徑向翅片管和焊接法生產外鋁內不銹鋼軸向復合翅片管.但日本所開發的這類產品均為內光面外翅片復合管,還不能達到充分利用管子內表面積、提高其傳熱性能的目的,且這些文獻均為日本專利,所以,對于復合翅片管的生產工藝未作更詳細的報導。 復合翅片是對翅片采取兩種(或多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強化其換熱的翅片形式,突出特點是可以在同一個翅片上集成不同強化方式的優點,從而獲得更好的綜合性能。一些專家和學者己經注意到了復合翅片的優勢,并開始關注其發展,但目前的研究還不太多。Sanders[3] 在百葉窗開縫翅片上加裝了三角翼作為縱向渦發生器,并對結構進行了優化,結果顯示這種翅片形式的換熱性能較普通百葉窗翅片提高39%,阻力提高23 % 。Tian等[4] 用湍流模型對波紋翅片和帶直角三角形小翼的波紋翅片的換熱進行了研究,果顯示:三角翅產生的縱向渦可顯著改善尾跡區的換熱,在叉排、順排布置的情況下,換熱分別增強13.1%, 7.0%,但阻力分別增加15.4%,雙金屬軋制翅片管由基管和包裹在外的翅片組成,基管通常為碳鋼管、不銹鋼管或銅管,將鋁管套在外面,然后用專用軋機將鋁管擠壓成翅片,同時在基管外形成一層薄的底層將基管緊緊裹住。雙金屬翅片管首選鐵嶺億達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先生
咨詢熱線:13470164164
雙金屬翅片管的主要優點是:基管為鋼管,機械性能、耐溫、耐壓性能和抗腐蝕性能較好;外層材料為鋁,重量輕,價格較低,加工容易,有較好的抗大氣腐蝕能力,外形美觀;翅片強度高,可以承受高壓沖洗除垢;一般不會因基管腐蝕和氧化而增加翅片和基管的接觸熱阻,傳熱性能略優于繞片式翅片管,因此應用越來越廣,特別是在煉油、化工、發電行業得到大規模應用。
換熱器的設計同時涉及到流體流場和溫度場的分布問題[2] 。一方面,由于目前基礎數學知識和理論流體力學的發展水平對于結構比較復雜的換熱設備不可能通過求解流體流動與傳熱控制微分方程的解析來得到換熱器的內部特性。工程實際中,通常是利用相似原理,以簡化的換熱器模型為基礎,進行流體流動和傳熱的數據測量,再通過放大等數據后處理方法得到與實際情況相接近的特性參數。但是,由于換熱器應用工況日益多樣化以及自身結構不斷復雜化,傳統的實驗手段和理論方法已很難滿足該領域研究和開發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先進數值算法的發展,計算流體力學(CFD)和計算傳熱學(NHT)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實驗研究相比,利用CFDHT技術進行換熱器研究具有費用低、速度快、能模擬較復雜和較理想過程等優點;同時可以觀察不同操作參數對求解問題的影響,獲得所有相關變量的詳細信息以及潛在的物理過程。因此,利用模擬所得數據對實際設計方案進行評估、選擇和優化,再通過有限的實驗對分析結果進行檢驗,可以大幅度減少研究所需的工作量和經費。但數值模擬的準確性與數學模型和數值方法有關,而且受到計算機容量的限制,其正確性還需要實驗檢驗。 10.5%。翅片管式換熱器空氣側主要是對流換熱,對流傳熱強化技術可以分為無源技術和有源技術兩種,無源技術是指除了支持流體流動的功耗外不再需要額外動力的強化傳熱方式,有源技術是指需要依靠外部動力的輔助來實現強化傳熱的方式。無源強化技術主要有:處理表面(表面處理成多孔或鋸齒形)、粗糙表面、擴展表面、擾流元件、渦流發生器、螺旋管、表面張力元件(換熱表面的某些特殊結構,如多孔結構)、添加物(在流體中加入特殊的添加物等);有源強化技術主要有:機械攪動、表面振動、流體振動、電磁場、噴注或抽吸、射流沖擊[5] 。
雙金屬翅片管首選鐵嶺億達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先生
咨詢熱線:13470164164
目前的強化傳熱翅片主要是采用無源技術來強化流體側的對流換熱。關于對流傳熱強化的的物理機理可以歸結為:a加強壁面區域和中心區域流體的混合;b流動邊界層的減薄;c二次流的形成和湍流度的增強等。翅片管式換熱器中,流體的流態可分為層流和湍流,不同的流動狀態下,翅片的強化傳熱機理和強化方式有所不同。在層流情況下,流體的速度分布和溫度分布呈拋物線狀,流體與壁面間的溫度梯度產生在整個流動截面上,因此對層流換熱所采取的強化傳熱措施主要是使流體產生強烈的徑向混合,改善核心區流體的速度場、溫度場的均勻性,從而使壁面及壁面附近區域的溫度梯度增大,來強化換熱。在湍流情況下,流體核心區的速度場和溫度場都己經比較均勻,對流換熱熱阻主要存在于貼壁的流體粘性底層中,因此對湍流換熱所采取的主要強化措施是破壞邊界層的發展,即增加對邊界層的擾動以減薄層流底層的厚度,使傳熱溫差發生在更加貼近壁面的流體層中,從而達到強化傳熱的目的。在翅片管式換熱器中,由于風機流量在不同的換熱器結構下是不同的,對應的流動狀態既會有層流也有湍流,所以在研究強化傳熱翅片時層流模型和湍流模型都會得到應用,而對應的強化機理也是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