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智慧
訂購電話:400-0558-109,短信:187.1007.9990、工作QQ 2408891319
北京光盤網,所售產品均為正版,質量保證。全國均可貨到付款。
訂購地址點擊:http://www.lyhqg.com/bjgxwh/6192.html
生活忙亂的現代人,聽聞本經即使未開悟,也能以空觀蕩除生活中的種種執著,無處不自在。
內容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為最剛硬之物,百煉不銷,能斷萬物,以此比喻大智慧,能斷除人的貪欲惡習和種種顛倒虛妄之見。“般若”為音譯,意思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
梵語波羅蜜,譯成中文包括兩個意思。一是過程義,是指我們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稱曰波羅蜜,從這個意義上,古人譯曰“度”,六波羅蜜又曰六度。一是究竟圓滿義,是指一件事情徹底成就了,稱曰波羅蜜,從這個角度,古人譯曰“到彼岸”。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中的前五種,并非佛教所特有,比如布施,佛教固然倡導布施,其他宗教乃至社會也提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不如此。那麼,世間的布施與佛教的布施有何區別呢?世間的布施總是住相的,而佛法則要我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又世間布施有相則有限,佛法布施要不住相,無相則無限也。
那麼,造成兩種布施差別原因在哪里呢?簡單地說是般若。凡人般若未能啟發,以妄心住相布施,將來只能招感人天果報;菩薩以般若引導布施,三輪體空,不住境相,布施就成為成佛的資糧。所以世間的布施等行不能稱曰波羅蜜,惟有在般若引導下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才是成佛資糧,始可稱波羅蜜。
在唐代,唐玄宗為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從三教中各選一本典籍,親自注釋,頒行天下,儒教選的是《孝經》,道教選的是《道德經》,佛教選的就是《金剛經》。后來,有的中土士人在臨死或入葬時,左手一本《道德經》,右手一本《金剛經》,以這兩本經典的精神作為人生的歸宿和信仰的總結。禪宗六祖慧能因聞《金剛經》得悟,從此中國禪宗與《金剛經》結下不解之緣。《金剛經》與中國文化、中國佛教的關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剛經》。
當今社會,人們腳下步調匆忙,眼前歧路紛然,《金剛經》為世人提供持正、忠恕、勇猛精進的人生正道,并以此護持眾生。真正的經典不應封藏于深山古剎的“藏經樓”,而是能趨向人間各個階層;佛陀的一言一行都印證生命的實相;佛經的一句一偈都是治病的良藥。北京大學教授李四龍老師為我們解讀《金剛經》智慧,和諧人文,清凈人心。
《金剛經智慧》課程大綱:
本套課程共十二講,解析《金剛經》文本
《金剛經智慧》適合對象:
企業董事長、總裁、高級管理者以及對國學智慧感興趣的所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