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無錫東方博宜培訓中心
聯系人:殷智超()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911256276@qq.com
聯系地址:
郵編:214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計劃內檢修
根據生產設備的管理經驗和設備狀況制定計劃,而按計劃進行的檢修。根據檢修內容、周期和要求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小修、中修和大修。
計劃外檢修
計劃外檢修是指設備運行過程中突然發生故障或事故必須進行不停車或停車檢修。
計劃外檢修的特點:檢修事先難以預料,無法安排檢修計劃,而且要求檢修的時間短、檢修質量高、檢修環境及工況復雜、施工難度大。檢修比例大。
泵軸檢修
1、清洗并檢查泵軸,泵軸應無裂紋,嚴重磨損等缺陷。如已有磨損、裂紋、沖蝕等,應詳細記錄,并分析其原因。
2、離心油泵泵軸直線度,其值在全長上應不大于0.05mm。軸頸表面不得有麻點、溝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0.8μm,軸頸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應小于 0.02mm。
3、離心泵鍵槽中心線對軸中心線平行度誤差應小于0.03mm/100。
4、軸徑允許彎曲不大于0.013mm,對于低轉速泵軸中部不大于0.07mm,高轉速泵軸中部不大于0.04mm。
5、軸表面光滑,無裂紋、磨損等。
6、軸套表面保持Ra=1.6um。
7、軸與軸套采用H7/h6。
軸彎曲度的測量
泵軸彎曲之后,會引起轉子的不平衡和動靜部分的磨損,所以在大修時都應對泵軸的彎曲度進行測量。
①把軸的兩端架在V 形鐵上,V 形鐵應放置平穩、牢固;
②再把百分表支好,使測量桿指向軸頭。然后,緩慢地盤動泵軸,在軸有彎曲的情況下,每轉一周則百分表有一個最大讀數和最小讀數,兩讀數的差值即表明了軸的彎曲程度。這個測量過程實際上是測量軸的徑向跳動,亦即晃度。
③晃度的一半即為軸的彎曲值。通常,對泵軸徑向跳動的要求是:中間不超過0.05mm,兩端不超過0.02mm
葉輪檢修
1、清洗并檢查各級葉輪表面,葉輪表面應無裂紋、磨損等缺陷,葉輪流道表面應光滑,且無結垢、毛刺,葉片應無裂紋、沖刷減薄等缺陷。
2、檢查各級葉輪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環,應無松動,密封環表面光滑,無毛刺,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為0.8μm,與葉輪裝配間隙量應為0.05~0.10 mm。以葉輪內孔為基準,檢查葉輪徑向跳動應不大于0.05 mm。端面跳動不大于0.04 mm。
3、葉輪與軸采用過盈配合,一般為H7/h6。鍵與鍵槽配合過盈量為0.09~0.12 mm,裝配后離心泵鍵頂部間隙量就為0.04~0.07mm。
4、葉輪須作靜平衡。
檢修標準
1、聯軸器與軸的配合為H7/js6。
2、聯軸器兩端面軸向間隙一般為2~6mm。
3、安裝齒式聯軸器應保證外齒在內齒寬的中間位置。
4、安裝彈性圈柱銷聯軸器時,其彈性圈與柱銷應為過盈配合,并有一定的緊力。彈性柱銷與聯軸器孔的直徑間隙為0.40~0.60mm。
5、聯軸器的平面間隙:冷油泵2.2~4.2mm,熱油泵大于前串量1.55~2.05mm。
6、聯軸器用橡皮圈比穿孔直徑小0.15~0.35mm。
轉子檢修的標準
1、軸徑晃動不大于0.013mm,軸套不大于0.02mm,葉輪口環不大于0.04mm,葉輪端面的軸向晃動不大于0.23mm。
2、冷油泵的轉子與定子軸向晃動不大于1.9~3.9mm,熱油泵的轉子和定子軸向晃動不小于3.5mm。量節流軸封與泵軸間隙量,其值應在0.25~0.30 mm之間。
3、轉子晃度的測量 測量轉子晃度的方法與測量軸彎曲的方法類同。通常,要求葉輪密封環的徑向跳動不得超過0.08mm
單吸離心泵的檢修
1、解體步驟
(1) 先將泵蓋和泵體上的緊固螺栓松開,將轉子組件從泵體中取出。
(2) 將葉輪前的葉輪螺母松開(螺母拆卸的旋轉方向應與泵的旋轉方向一致),即可取下葉輪(葉輪鍵應妥善保管好)。
(3) 取下泵蓋和軸套,并松開軸承壓蓋,即可將軸從懸架中抽出(注意在用銅棒敲打軸頭時,應戴上葉輪螺母以防損傷螺紋)。
2、裝配順序
(1) 檢查各零部件有無損傷,并清洗干凈;
(2) 將各連接螺栓(公眾號:泵管家)、絲堵等分別擰緊在相應的部件上;
(3) 將“O”形密封圈及紙墊分別放置在相應的位置;
(4) 將密封環、水封環及填料壓蓋等依次裝到泵蓋內;
(5) 將軸承裝到軸上后,裝入懸架內并合上壓蓋,將軸承壓緊,然后在軸上套好擋水圈(注意軸承端蓋的方向);
(6) 將軸套在軸上裝好,再將泵蓋裝在懸架上,然后將葉輪、止動墊圈、葉輪螺母等依次裝入并擰緊,最后將上述組件裝到泵體內并擰緊泵體、泵蓋的連接螺栓。 在上述過程中,對平鍵、擋油環、擋水圈及軸套內的“O”形密封圈等小件易遺漏或錯裝,應特別引起注意。
雙吸泵的檢修
一. 解體的步驟
1、分離泵殼
(1) 拆除聯軸器銷子,將水泵與電機脫離。
(2) 拆下泵結合面螺栓及銷子,使泵蓋與下部的泵體分離,然后把填料壓蓋卸下。
(3) 拆開與系統有連接的管路(如空氣管、密封水管等),并用布包好管接頭,以防止落入雜物。
2、吊出泵蓋
檢查上述工作已完成后,即可吊下泵蓋。起吊時應平穩,并注意不要與其它部件碰磨。
3、吊轉子
(1) 將兩側軸承體壓蓋松下并脫開。
(2) 用鋼絲繩拴在轉子兩端的填料壓蓋處起吊,要保持平穩、安全。轉子吊出后應放在專用的支架上,并放置牢靠。
4、轉子的拆卸
(1) 將泵側聯軸器拆下,妥善保管好連接鍵。
(2) 松開兩側軸承體端蓋并把軸承體取下,然后依次拆下軸承緊固螺母、軸承、軸承端蓋及擋水圈。
(3) 將密封環、填料壓蓋、水封環、填料套等取下,并檢查其磨損或腐蝕的情況。
(4) 松開兩側的軸套螺母,取下軸套并檢查其磨損情況,必要時予以更換。
(5) 檢查葉輪磨損和汽蝕的情況,若能繼續使用,則不必將其拆下。如確需卸下時,要用專門的拉力工具邊加熱邊拆卸,以免損傷泵軸。
二、裝配順序
1、轉子組裝
(1) 葉輪應裝在軸的正確位置上,不能偏向一側,否則會造成與泵殼的軸向間隙不均而產生摩擦。
(2) 裝上軸套并擰緊軸套螺母。為防止水順軸漏出,在軸套與螺母間要用密封膠圈填塞。組裝后應保證膠圈被軸套螺母壓緊且螺母與軸套已靠緊。
(3) 將密封環、填料套、水封環、填料壓蓋及擋水圈裝在軸上。
(4) 裝上軸承端蓋和軸承,擰緊軸承螺母,然后裝上軸承體并將軸承體和軸承端蓋緊固。
(5) 裝上聯軸器。
2、吊入轉子
(1) 將前述裝好的轉子組件平穩地吊入泵體內。
(2) 將密封環就位后,盤動轉子,觀察密封環有無摩擦,應調整密封環直到盤動轉子輕快為止。
3、扣泵蓋
將泵蓋扣上后,緊固泵結合面螺栓及兩側的軸承體壓蓋。然后,盤動轉子看是否與以前有所不同,若沒有明顯異常,即可將空氣管、密封水管等連接上,把填料加好,接著,就可以進行對聯軸器找正了。
三、泵殼結合面墊的厚度
葉輪密封環在大修后沒有變動,那么泵殼結合面的墊就取原來的厚度即可;如果密封環向上有抬高,泵結合面墊的厚度就要用壓鉛絲的方法來測量了。通常,泵蓋對葉輪密封環的緊力為0—0.03mm。新墊做好后,兩面均應涂上黑鉛粉后再鋪在泵結合面上。注意所涂鉛粉必須純凈,不能有渣塊。在填料涵處,墊要做得格外細心,一定要使墊與填料涵處的邊緣平齊。墊如果不合適,就會使填料密封不住而大量漏水,造成返工。
www.szwccl.com 縫隙式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