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廊坊歐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趙慧陽(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995320678@qq.com
聯系地址:固安縣溫泉休閑商務產業園區
郵編:655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2月7日,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范圍。按照保護需要和開發利用現狀,將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到地塊,明確生態系統類型、主要生態功能,通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明確用地性質與土地權屬,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 首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2020年實現一張圖 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的底線和生命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對保護國家生態,提高生態管理成效,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在今年1月初舉行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曾表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守住底線,加快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2017年年底前,沿江11個省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這一內容也是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的要求。 按照《若干意見》部署,到2020年年底前,我國將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并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那么,生態保護紅線將如何劃定?其間,國家和地方將扮演什么角色?全國可能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將是多少?如何守住生態紅線……帶著這一系列問題,相關權威媒體采訪了相關人士。 生態形勢嚴峻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國家生態的客觀需求。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生態空間不斷遭受擠占,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系統退化嚴重,國家和區域生態形勢嚴峻。 據介紹,當前我國各級各類生態保護區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突出問題是保護地空間界限不清,交叉重疊,多頭監管,政出多門,管理效率低。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研究員指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在技術層面上解決在哪劃、劃什么、怎么劃的問題。簡單而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要經過三個步驟,包括科學評估、明確范圍、勘定邊界。 高吉喜研究員認為,從空間范圍看,生態保護紅線應至少包括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明確的禁止開發區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以及國家公園、濕地公園、飲用水源地等,這些區域都是法律法規具有明確保護和管理要求的。 按照《若干意見》要求,各地認為有必要嚴格保護,事關生態格局的重要區域,也應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特別說明,城鎮空間、農業空間是與生態空間并列的三大國土空間,為避免相互交叉,城鎮建成區、農田范圍內需要保護的區域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 據介紹,生態保護紅線落地后,要查明各類基本信息,形成生態保護紅線數據一個庫、分布一張圖。 確保紅線劃實落地 我國劃定生態紅線的實踐發端于浙江安吉,2011年10月份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在文件中正式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據了解,近年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要求,環境保護、發展改革、林業、水利、農業、海洋等部門結合自身基礎已經開展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此外,江蘇、天津、海南、江西、湖北、浙江、山東、四川、重慶和福建等地先行先試,也積累了很好的經驗,為《若干意見》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地方初步劃定的實踐來看,要保障生態保護紅線有效落地實施,迫切需要從國家層面出臺配套制度。《若干意見》出臺,適當其時。 《若干意見》明確,各省區市是實施劃定工作的責任主體。在回答媒體關于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比例時,環保部負責人介紹,各省區市由于在自然地理條件、生態區位重要性、經濟發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劃定比例也會有所不同,各地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創新制度嚴守底線 劃定紅線是基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是關鍵。《若干意見》明確了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地方委和責任、各部門職責;生態保護紅線優先,確立生態保護紅線在空間規劃中的基礎地位等九方面的制度安排。 高吉喜研究員介紹,針對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尚未形成,范圍和要素覆蓋不全,監測監控能力薄弱,標準規范與信息發布不統一的現狀,《若干意見》提出了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控體系的應對之策。 據介紹,生態保護紅線監控體系首先將通過建立綜合監測體系,快速、準確、自動獲取生態保護紅線的監測數據,實現由目前人工、零散、點狀監測向、實時、信息化轉變。其次是通過建立全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快速處理海量數據,綜合及時分析各類信息,及時預警生態風險和發現破壞生態保護紅線的行為。 生態保護紅線能否守得住、有權威、效果好,應當有一把作出保護效果的尺子和對地方工作成效作出評判的機制。對此,《若干意見》也作出了安排,一是以目標為導向,圍繞生態功能、面積大小和用地性質三個方面,建立科學可行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二是通過建立考核機制,將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對地方委和采取措施的落實情況和保護成效加以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及責任追究、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記者 曹紅艷) 原標題:生態保護:數據一個庫 分布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