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東莞市宏羽塑膠有限公司
聯系人:康志軍(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229197452@qq.com
聯系地址:東莞市謝崗鎮華東塑料城
郵編:623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行業動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垂直管理制度。這一制度對于環境管理體制有了重大創新。但是,相關部門如不能科學的履行環保職責,垂直管理制度或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垂直管理制直擊監管軟肋三方共治助力企業減排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垂直管理制度。這一制度的出臺是環境管理體制的重大創新,旨在打破環境管理中的地方保護主義,切實加強環境監測監察的獨立性、公正性,解決環境監管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狀況,提高環境監管的有效性。但是,垂直管理制度下,環保部門與地方如何更好的履行環保職責,如不能科學的設計,垂直管理制度或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垂直管理將面臨的主要問題
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政策出臺后,很多專家對這一政策進行了解讀,分析了垂直管理改革所面臨的問題。其中突出的問題是以下三點:
(一)是環境質量責任法定主體問題。
《環境保護法》明確地方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垂直管理后,(縣、區)環保局成為市環保局派出機構,地方人民履行環境保護職責將失去有效的載體或部門支撐,環境質量責任難以落實。這也是關系到實行環保機構監察垂直管理制度成敗的核心問題所在。
(二)是地方環保局與環境監察、監測機構日常工作銜接問題。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察垂直管理制度后,市、縣(市、區)環境監察支隊、大隊與同級環保部門的關系由一家人變成了友鄰單位,如何協作形成有效監管合力。
(三)是市環保局和縣區分局的職責劃分問題。
新環保法要求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保工作實施統一監管管理,本來地方環境監管力量就很薄弱,垂直管理后,沒有了眼睛(監測),又少了腿(監察),監管責任落實存在極大困難,需要重新定位環保局行政的職責范圍。
對環保機構垂直管理制度的一些設想
垂直管理制度設計要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一)抓住影響環境質量關鍵因素,推動污染物排放指標與經濟增長指標掛勾,落實地方環境責任。
《環境保護法》明文規定地方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但環境質量是由環境容量、自凈能力、污染物排放總量以及天氣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動態平衡,難以用某幾個指標準確的概括因此地方對環境質量責任的考核指標難以進行量化,這也是一直以來的環境責任沒有落到實處的原因之一。
環境質量責任雖然難以進行量化考核,但影響環境質量關鍵的因素是污染物排放總量。污染物排放總量經科學統計是能較準確地體現一個地區污染物排放情況的,若得到有效控制和削減,環境質量必然會趨向好轉。因此,可以作為上級考核下級環境質量責任的量化指標。污染物排放總量大致可劃分為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含規;B殖污染排放量)、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農業污染物排放量、林業污染物排放量等。其中,農業污染物、林業污染物大多屬無組織排放的面源污染,較難統計和控制,可暫時忽略,重點抓工業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排放總量。
如何有效的控制工業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呢?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將污染物排放量與相應的經濟指標掛勾進行考核,即工業污染物排放增長量與工業生產增加值掛勾生活污染物排放總量與城鎮化指標掛勾。
以工業污染物排放為例,如某縣2015年工業生產總值200億元,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以污染物當量計)為1000萬噸(以上均為假設數據)。以此為基準,2016年該縣計劃工業生產總值達到220億,增長10%工業污染物總排放增量應當與工業增長值相匹配。到2016年底上級對該縣進行考核時,若工業增長值達到預期目標,增長了10%,工業污染物排放增量也為10%則獲得基礎分值。若工業污染物排放增量超過10%,說明取得的工業增長量低于付出的環境代價,應當減分反之,工業污染物排放增量低于10%則說明該縣減排工作卓有成效,應當加分。同理,即便該縣2016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