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墻涂料施工基層往往是砂漿、混凝土的,其中的石灰、水泥具有很強的堿性,主要是由于含有大量氧化的緣故。隨著基層水分的揮發,氧化被帶到表面,逐漸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中性的碳酸,使砂漿、混凝土趨于中性化。當基層干燥后,堿性相應減少,能涂料施工的要求。如果基層堿性過大,會影響外墻涂料的附著力,造成涂層變色、脫落等質量事故,因此要控制基層的酸堿度。
堿性偏大的基層如何進行處理?
砂漿、混凝土等基層在未完全干燥前,易呈堿性。如果急需在這樣的基層上施工,對基層進行處理,可用15~2的鋅或(比直接使用稀要安全)溶液涂刷基層表面數次,待干燥后除去析出的粉末和浮粒,水清洗表面,再測定pH值。
基層的堿性是隨靜置時間的增加面逐漸減少到消失的,砂漿、混凝土等基層至少要放置3周后,pH值才能降到接近所要求的數值。
水泥中可溶成分從溶液中向硬化體表面滲出,當水分蒸發后殘留在表面的物質或這些物質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發生化學變化而生成難溶的物質(如碳酸)會沉積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質中含有CaCO3、Ca(OH)2、Na2SO4、Na2CO3及K2SO4等。
冬季施工,在建筑物的西北部墻面泛白顯著,因為這地方的水泥硬化速度與干燥速度均緩慢,容易造成泛白。完全硬化了的基層組織致密,活性物質少,所以少產生泛白物質。水泥水化時需要的水量從理論上講為25左右,水泥硬化需消耗一部分,另一部分蒸發掉,產生泛白;當施工某種程度便開始硬化,若遇到降雨等情況,進入到水泥硬化體中的水分在干燥時又會引起泛白物質析出,叫做二次泛白。
冬季施工抹水泥砂漿時不能使用 NaCl 等鹽類做劑。低溫施工時應加早強低溫減水劑,以增加硬化速度,減少泛白物質的生成,使組織結構致密;或在涂飾涂料前對基層進行處理,再用含有硅溶膠類滲透的封底劑進行處理,也可以減少或避免泛白現象的發生。不要在冬季進行水泥系的抹灰砌磚施工。
應嚴格按照外墻涂料施工規程要求進行施工,冬季施工外加劑不可隨意用量,應嚴格控制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