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凝膠是由丙烯酰胺和N,N’甲叉雙丙烯酰胺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凝膠有
格子是帶有酰胺側鏈的碳-碳聚合物,沒有或很少帶有離子的側基,因而電滲作用比較小,不易和樣品相互作用。
②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物質,在聚合前可調節單體的濃度比,形成
不同程度交鏈結構,其空隙度可在一個較廣的范圍內變化,可以根據要分離物質分子
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凝膠成分,使之既有適宜的空隙度,又有比較好的機械性質。一
般說來,含丙烯酰胺7-7.5%的凝膠,機械性能適用于分離分子量范圍不1萬至100萬物
質,1萬以下的蛋白質則采用含丙烯酰胺15-30%的凝膠,而分子量特別大的可采用含
丙烯酰胺4%的凝膠,大孔膠易碎,小孔膠則難從管中取出,因此當丙烯酰胺的濃度增 加時可以減少雙含丙烯酰胺,以改進凝膠的機械性能。
③在一定濃度范圍聚丙烯酰胺對熱穩定。凝膠無色透明,易觀察,可用檢測儀直接測定。
④丙烯酰胺是比較純的化合物,可以精制,減少污染。合成聚丙烯酰胺凝膠的原料是丙烯酰胺和甲撐雙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稱單體,甲撐雙
丙烯酰胺稱交聯劑,在水溶液中,單體和交聯劑通過自由基引發的聚合反應形成凝 膠。
在聚丙烯酰胺凝膠形成的反應過程中,需要有催化劑參加,催化劑包括引發劑和
另速劑兩部分。引發劑在凝膠形成中提供始自由基,通過自由基的傳遞,使丙烯酰胺
成為自由基,發動聚合反應,加速劑則可加快引發劑放自由基的速度。常用的引發劑 和加速劑的配伍如下表:
聚合反應催化劑配伍
引 發 劑 加 速 劑
(NH4)2S2O8 TEMED
(NH4)2S2O8DMAPN
核 黃 素 TEMED
注:(NH4)2S2O8,過胺 TEMED:N,N,N,N’;四乙二胺 DMAPN:β-二胺基丙晴
用過銨引發的反應稱化學聚合反應;用核黃素引發,需要強光照射反應液, 稱光聚合反應。 聚丙烯酰胺聚合反應可受下列因素影響:
1、大氣中氧能淬滅自由基,使聚合反應終止,所以在聚合過程中要使反應液與空氣 隔絕。 2、某些材料如有機玻璃,能抑制聚合反應。
3、某些化學藥物可以減慢反應速度,如赤血鹽。 4、溫度高聚合快,溫度低聚合慢。 以上幾點在制備凝膠時必須加以注意。
凝膠的篩孔,機械強度及透明度等很大程度上由凝膠的濃度和交聯決定。每100亳升
凝膠溶液中含有單體和交聯劑的總克數稱凝膠濃度,常用T%表達;凝膠溶液中交聯劑
占單體和交聯體總量的百分數稱為交聯度,常用C%表示,可用下式計算:
公 式
a:丙烯酰胺克數; b:甲撐雙丙烯酰胺克數;m:緩沖液體積(毫升)
凝膠濃度過高時,凝膠硬而脆,容易破碎;凝膠濃度太低時,凝膠稀軟,不易操作。
交聯度過高,膠不透明并缺乏彈性;交聯度過低,凝膠呈糊狀。 聚丙烯酰胺凝膠具有較高的粘度,它不防止對流減低擴散的能力,而且因為它具有三
度空間網狀結構,某分子通過這種網孔的能力將取決于凝膠孔隙和分離物質顆粒的大
小和形狀,這是凝膠的分子篩作用。由于這種分子篩作用,這里的凝膠并不僅是單純
的支持物,因此,在電泳過程中除了注意電泳的基本原理以外,還必須注意與凝膠本
身有關的各種性質(網孔的大小和形狀等)。可通過下式計算來選擇適當的凝膠網 孔。
公 式
式中:P為網孔平均直徑,C為多聚體濃度,d為該多聚體分子直徑(若不是卷曲的分
子應為5A),K為常數,K值取決于漲膠的幾何構型,假如多聚體的鏈是以近似于直角
交聯的,則約為1.5根據此式,我們可以通過多聚體濃度C近似地計算出網孔直徑,例 如已知多聚體濃度為5%,其網孔平均直徑應為:
公 式
這樣的計算是粗略的,與實際情況有一定距離,有人測定了總濃度(T)為20%的丙烯酰胺液,在六種不同比例的雙丙烯酰胺存在
下,聚合后的網孔大小,發現孔徑與總濃度有關,總濃度愈大,孔徑相應變小,機械
強度增強,與總濃度不變時,甲叉雙丙烯酰胺(Bis)的濃度在5%時孔徑最小,高于或
低于此值時,聚合體孔徑都相對變大,凝膠孔徑在凝膠電泳中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它
往往決定了電泳的分離效果。經過不斷的實踐,得到了如表3所示的經驗值,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生物體內的蛋白質采用7.5%濃
度的凝膠,所得電泳結果往往是滿意的,因此稱由此濃度組成的凝膠為“標準凝 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