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3上,泵軸由電機直接帶動。泵殼中央有一液體吸入4與吸入管5連接。液體經底閥6和吸入管進入泵內。泵殼上的液體排出口8與排出管9連接。
在泵啟動前,泵殼內灌滿被輸送的液體;啟動后,葉輪由軸帶動高速轉動,葉片間的液體也必須隨著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液體從葉輪中心被拋向外緣并獲得能量,以高速離開葉輪外緣進入蝸形泵殼。在蝸殼中,液體由于流道的逐漸擴大而減速,又將部分動能轉變為靜壓能,最后以較高的壓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場所。液體由葉輪中心流向外緣時,在葉輪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貯槽液面上方的壓力大于泵入口處的壓力,液體便被連續壓入葉輪中。可見,只要葉輪不斷地轉動,液體便會不斷地被吸入和排出。
直線泵工作原理不同與其它任何泵,是采用磁懸浮原理和螺旋環流體力學結構實現流質推進,即取消軸,取消軸連接,取消軸密封結構。啟動后電流轉化為磁場,磁場力驅動螺旋環運轉,即螺旋環提升流質前進。
性能參數編輯
主要有流量和揚程,此外還有軸功率、轉速和必需汽蝕余量。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泵出口輸出的液體量,一般采用體積流量;揚程是單位重量輸送液體從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 ,對于容積式泵,能量增量主要體現在壓力能增加上,所以通常以壓力增量代替揚程來表示。泵的效率不是一個獨立性能參數,它可以由別的性能參數例如流量、揚程和軸功率按公式計算求得。反之,已知流量、揚程和效率,也可求出軸功率。原理工作的新型泵種,主要工作部件是偏心螺桿(轉子)和固定的襯套(定子)。
由于該二部件的特殊幾何形狀,分別形成單獨的密封容腔,介質由軸向均勻推行流動,內部流速低,容積保持不變,壓力穩定,因而不會產生渦流和攪動。每級泵的輸出壓力為0.6MPa,揚程60m(清水),自吸高度一般在6m,適用于輸送介質溫度80℃以下(特殊要求可達150℃)。
因定子選用多種彈性材料制成,所以這種泵對高粘度流體的輸送和含有硬質懸浮顆粒介質或含有纖維介質的輸送,有一般泵種所不能勝任的特點。其流量與轉速成正比。
傳動可采用聯軸器直接傳動,或采用調速電機,三角帶,變速箱等裝置變速。這種泵零件少,結構緊湊,體積小,維修簡便,轉子和定子是本泵的易損件,結構簡單,便于裝拆。
立式單螺桿泵編輯
立式單螺桿泵特性:
立式單螺桿泵特殊的工作形腔能輸送介質中含有懸浮的硬,軟固體顆粒和長纖維(或固體是多棱尖角,高磨損顆粒)和長纖維或夾帶氣體的介質(液,固,氣三相)。
1,固體顆粒度大小與各型號泵“轉子”偏心(e)有關。
2,固體濃度按體積濃度,可達40%(如粉狀微粒可達70%)。
3,纖維長度與各型號泵“轉子”導程有關,允許最長纖維介質粘度高達1,000,000 mpa.s(cp)物料可以有效輸送。立式單螺桿泵具有自吸引特性:能將液態介質通過管路自吸引上來,高度可達6-8.5米。立式單螺桿泵產品獨創性能,泵在輸液的同時,也可以無級調節爆氣(沖氣)作業(把用戶各種氣體和殺菌氣體等補充或合成到介質中去)。通過螺桿泵輸又爆氣又使介質中各種成份共溶。
立式單螺桿泵轉速和流量是線性關系,泵可定轉速而定流量。也可無級調速或多級變速來滿足用戶各種特性的要求,流量精度(±1%),可作為計量泵用于實驗室,配藥,配料等。壓力(揚程)生成與“定子”螺旋導程(T)有關,一個導程(T)輸出壓力為0.6 Mpa(60米揚程)壓差級,二個導程為二級泵壓力為1.2Mpa(12 0米揚程)。根據工況需要任何一種型號都可以制造成,立式,斜置式,可移小車載式等型式的泵。立式



單螺桿泵零件少,結構不復雜,所以折卸,維修簡單,即使初次使用也可在短期內容易掌握。
四種泵的性能曲線
四種泵的性能曲線
泵的各個性能參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依賴變化關系,可以通過對泵進行試驗,分別測得和算出參數值,并畫成曲線來表示,這些曲線稱為泵的特性曲線。每一臺泵都有特定的特性曲線,由泵制造廠提供。通常在工廠給出的特性曲線上還標明推薦使用的性能區段,稱為該泵的工作范圍。
泵的實際工作點由泵的曲線與泵的裝置特性曲線的交點來確定。選擇和使用泵,應使泵的工作點落在工作范圍內,以保證運轉經濟性和安全。此外,同一臺泵輸送粘度不同的液體時,其特性曲線也會改變。通常,泵制造廠所給的特性曲線大多是指輸送清潔冷水時的特性曲線。對于動力式泵,隨著液體粘度增大,揚程和效率降低,軸功率增大,所以工業上有時將粘度大的液體加熱使粘性變小,以提高輸送效率。
高峰論壇編輯
背景
“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到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2832座,處理能力125億立方米/日,分別比2005年增加了210%和108%。90%以上的設市城市和60%以上的縣城建成投運了污水處理廠,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實現了縣縣建有污水處理廠,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74%,比2005年提高25個百分點,污水處理能力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105億立方米/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