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服裝設計師的職業生涯要從扎實的教育基礎開始,為此他需要學習服裝結構與構成、服裝立體裁剪、紡織面料、藝術洞察力、服裝風格與流行趨勢、計算機輔助服裝設計等眾多服裝設計課程,來掌握從設計理念到后成品的全過程。
電腦CAD制板培訓(制板+放碼+排料)
在手工制板學習水平達到比較高的程度后,學習電腦CAD制圖,學習富怡與ET電腦CAD制板軟件的熟練運用。
在作為制板水平的一個提高與深化環節,學員自己制板,老師輔導,努力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制板縫制之中,了解服裝制板細節與工藝縫制方法之間的邏輯關系。
從而,達到從平面到立裁,再到電腦制板,學習,提高,達到服裝公司要求的制板高水平,能勝任高級品牌服裝公司制板師的工作。
服裝設計師就業班
1.服裝設計預科:服裝設計原畫、素描、色彩
2.手繪服裝:手繪服裝設計初級、手繪服裝設計提高
3.數碼服裝設計:AI、PS服裝設計、數碼服裝設計提高
4.服裝設計理論:服裝史論解析、服裝設計方法詳解、服裝面輔料
5.服裝制版全科:服裝制版初級、制版中級、制版高級、立體裁剪、服裝CAD、服裝工藝
6.成衣創作(實戰):男女裝(上下衣)成衣創作、婚紗禮服創作、童裝成衣創作、戶外服裝創作的技巧,培養學員綜合設計能力,提升設計水平
7.挑戰服裝設計師:根據服裝設計思維創造方法,進行模擬設計制作
8.就業指導:心態與服務、商務禮儀、畢業設計、行業分析、面試技巧、實習工作等
服裝設計中實用性原則探析
實用原則是服裝“實用、經濟、美觀”三要素和三原則的根本價值, 是服裝學的生命。目前在服裝研討和服裝設計授課中, 對“實用、經濟、美觀”三原則, 特別是實用原則的解讀不足, 這會影響服裝設計和教學的方向。
一、實用原則的含義
1.服裝的功效在于實用
古往今來, 服裝作為人們穿在身上的產品和文化, 可以說是“身體的包裝”, 其起到護膚保暖、展示身份的作用, 區別于其他的生活用品。在衣服之外, 如圍巾、提包、飾物等, 可以作為服裝的配套。
2.服裝的分類在于實用
服裝種類和款式繁多, 其源于不同的用途。例如, 可分為衣、褲、裙、鞋、帽;男裝、女裝、童裝;生活裝、工作裝、休閑裝、運動裝、禮服、表演裝等。另外, 還有古今中外, 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服裝服飾。
3.服裝的工藝服務于實用
無論是棉毛絲麻、人造纖維, 還是衣料的紡織、印染以及成衣的剪裁和縫制工藝, 均服從和服務于實用目的。正是因為人們不斷擴展的使用和消費需求, 推動著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創新發展。
4.服裝之美源于實用
美學史表明, 人們是先功利而后審美的;服裝史表明, 美的服裝和款式一定是有用的或曾經是有用的
5.服裝是實用文化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 語言、圖騰和技藝起源較早。服裝中的編織桑麻和養蠶吐絲, 是原始的技藝, 而圖騰可以看作服飾的前身。在許多原始民族中, 有不穿衣服的民族, 但是沒有不裝飾的民族。所以, 人類的服裝服飾有兩個源頭:技藝和圖騰。上文提到, 人們先功利而后審美, 這是一般的過程。在實際生活中, 功利和審美是同步的。數千年來, 服裝服飾既是生活資源, 也是文明的展示和文化的標識--服裝服飾是原創文化、經典文化、綜合文化、實用文化和物質文化。
總之, 實用是服裝服飾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這里的實用, 包含兩個層次, 即衛生 (不僅是清潔) 標準和社會標準。其中, 衛生標準是基礎;而社會標準則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 是服裝實用功能的本質方面。以往, 人們多以衛生標準衡量服裝, 即護膚保暖、防寒防曬、吸潮透氣等。衛生標準從人生存和生理的角度出發, 將其與社會標準相結合, 方可把握古今服裝服飾發展演變的脈搏, 把握中外不同民族服飾的豐富多彩, 也可糾正認識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