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廣東融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詹生(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2160346428@qq.com
聯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星河世紀大廈A棟 3401E
郵編:523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再生塑膠粒/新塑膠粒專業進口報關行
全國口岸12大網點 滿足您的進口需求!
因為始終專注進口,所以進口更簡單便捷!
聯系人:詹翰 聯系電話:13609705082(同微信)
鵬通-12年專注進口,因為專注進口,所以進口報關更簡單!
進口新塑膠粒/再生塑膠粒之前我們首先要進行的步驟
1.首先提供塑再生膠粒的中文品名,然后我們確定海關編碼,從而確定監管條件以及稅率
2.再來就是根據海關編碼確定客戶是否具備有進口塑膠粒的資質。并確定好報關手續。
3.前面都解決好后,給客戶報關方案,并給客戶進行報價。
4.前面工作做好后,和客戶確定好報關的資料,買單遞單的資料都不一樣,提供和制作資料準備報關
5.貨物到后,做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報告,開始報關。清關時效一般在5-7個工作日天左右
再生料/新料進口手續:
外國發貨-海運-到港-清關-送貨
1.國外發貨,貨到港后開始換單申報
2.開始做再生料/新料的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
3.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完成后開始報檢、報檢
4.出電子稅單、交稅
5.木質包裝或者疫區需要消毒
6.放行
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時間正常在3個工作日左右
清關時間正常在3個工作日左右
整體時間,在5-7個工作日左右
---------------------------------------------
進口顧問: 詹先生 jankin
手機:13609705082
QQ:2160346428
---------------專業讓清關更順暢---------------
GGDLZXGHX6
政策的無味主要體現在綠色電力證書對新能源企業沒有實質幫助,中國新能源企業目前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是消納困難,上不了網二是拿不到補貼,這兩大難題導致的結果是一樣的,拿不到錢。
綠色電力證書制度的推出看起來是在減輕政府補貼壓力的同時也讓企業有了另一種選擇,可以自謀生路,找到可再生能源的消費者后,不用等待政府補貼,提前拿到現金,這似乎是唯一的好處,但要享受這一好處,付出的代價至少有:
1、騰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安排人手負責將符合條件的風電或太陽能電力生成綠色電力證書
2、組建一支團隊或者找到一個專業的中間方售賣綠色電力證書
3、提前拿到現金,但喪失了未來可能獲得的可再生能源補貼,而且拿到的現金比未來獲得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少
因此無論是在私下交流中還是在媒體報道時,新能源企業都對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抱有意見,但同時出現的現象是,企業們圍繞著這一看似雞肋的政策文件熱情高漲地學習、理解,并表態將積極參與。
嘴上說不好,身體卻很誠實......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認為,企業們都很明白,綠證就是未來的方向,所以現在看起來再雞肋,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參與其中。
綠證制度的出現是一種必然,因為我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機制不再適應當前及未來的新能源行業發展。
市場發展的早期,孱弱的風能、太陽能和煤炭無力競爭,能量轉化效率低是天生硬傷,因此必須依靠政府的大力補貼才能往前發展,但去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發電量為662億千瓦時,風電新增裝機1930萬千瓦,
但這還只是開始。2014年我國發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則(2014-2020年)》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主要目標,其中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左右,2015年對應的數字是12%,
換句話說,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逐步擺脫現有的激勵機制,否則財政為難,市場受限。
既要適合我國電力市場特點,又要有效鼓勵可再生能源繼續發展,可以選擇的激勵手段并不多,歐美等國家的電力交易制度各有不同,但推行綠證制度均有效促進了風電和光伏的發展,因此這一政策進入到我國政府視野之內。
相比起補貼,綠證對企業來說不夠舒服和友好。但新能源企業有不積極參與的選擇嗎?有但選擇了不參與,就等同于向同行認輸。
遇上市場的高速發展階段,企業經營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然綠證不如直接補貼來得舒服,但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會變壓力為動力,進一步搶奪市場份額。
更何況既然都知道未來補貼強度減弱,綠證將是可再生能源實現平價上網、與傳統化石能源一較高下之前的必然政策安排,提前適應學習才是應對變化的理智選擇。
目前推出的綠證制度的確夠雞肋,但它不過是政府投出的第一顆石子,石子投下去了,漣漪泛起,企業開始向政府要政策。
討價還價之后,最終會怎樣?我不怕打臉,喜歡預測,針對綠證,推測如下:
1、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未來一年內將會正式推出。歐美國家綠證交易的成功,離不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配額制的強制性確保了可再生能源每年的市場增量以及一個具備一定規模的綠證市場,增加了配額制承擔主體售賣綠證的壓力和動力。我國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生動力不足,綠證自愿認購市場啟動之初規模有限,必須依靠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才能夠確保綠證市場的規模。
2、可再生能源配額的承擔主體或將落在發電企業、售電公司身上。其中,售電公司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做好事的人畢竟都是少數,因此指望企業自發主動購買綠色電力證書,很難,未來綠證市場離不開一批專業的綠色電力銷售商,他們需要向各行各業的電力消費者解釋綠證制度,并結合不斷演進的中國電力市場的交易規則,設計出對企業和個人有吸引力的綠證銷售方案。
3、綠證交易的配套激勵政策一定會有稅收優惠激勵、確保并網消納,這兩點是目前有意參與到綠證交易中的電力消費者和新能源企業提及較多的訴求。
抱怨綠證雞肋的人很多,但有的是嘴上抱怨身體很誠實地跑在前面,也有人聽別人說雞肋然后就真的把這事兒當成笑話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