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廣東融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詹生(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2160346428@qq.com
聯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星河世紀大廈A棟 3401E
郵編:523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再生塑膠粒/新塑膠粒專業進口報關行
全國口岸12大網點 滿足您的進口需求!
因為始終專注進口,所以進口更簡單便捷!
聯系人:詹翰 聯系電話:13609705082(同微信)
鵬通專業一般貿易進口報關/專業塑膠粒報關
首先,新塑膠粒和新塑膠粒/再生塑膠粒的區別。
1.新塑膠粒以及新塑膠粒/再生塑膠粒屬于普通產品,進口的單證都很簡單
2.新塑膠粒/再生塑膠粒就是廢塑料經過再次加工的塑膠粒。
3.操作中,不要和其他品種混裝,混裝也是要表明清楚。
4.包裝一定要整潔。
5.進口口岸我們會推薦給客戶,塑膠粒或者新塑膠粒/再生塑膠粒這類的我們制定的口岸清關更便捷。
6.東盟主要包括: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老撾,緬甸,文萊,新加坡。這些東盟十國有提供原產地證是可以享受關會優惠的
7.臺灣的塑膠粒是享受關稅優惠的
8.部分新塑膠粒/再生塑膠粒是不享受關稅優惠的
再生塑料需要確認到的資料以及流程
1.需要提供的資料:提單、pl、合同。 我們會先確認是哪個船公司代理的海運運輸,然后確認換單需要的模板(不同船公司要的模板手續不一樣的)。到貨后,提供到貨通知書,然后確定碼頭費用。
2.換單:貨物到港后,資料提供齊全,收到到貨通知書有正本提單就可以開始換單了。
3.做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再生料/新料需要做CCIC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一半時間在3天左右
4.檢測(新料不用做檢測)做好后,開始正常的清關手續,報檢報關
5.交稅:在東方支付平臺交稅,或者到現場的海關大廳交稅。
6.放行。
到時候申報需要補充的申報要素
1:品名;
2:外觀;
3:成分含量;
4:單體單元的種類和比例 ;
5:品牌;
6:型號;
7:簽約日期;
8:改性工藝;
9:主要用途;
10:是否為廢塑料(必須申報為""是廢塑料""或""非廢塑料"");
11:若是廢塑料,請報清來源;
---------------------------------------------
進口顧問: 詹先生 jankin
手機:13609705082
QQ:2160346428
---------------專業讓清關更順暢---------------
GGDLZXGHX6
2016年,
“除了按照北京市的統一部署在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和清潔降塵等方面落實工作,我們還繼續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挖掘大氣污染治理的潛力,力爭實現科學治污、精準治污北京市昌平區環保局副局長孫云表示。”。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內部挖掘潛力?精準治污又會從哪些方面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深挖潛力
300個”微站”可精確反映轄區空氣質量
“微站”的核心部件就是這個藍盒子在北京昌平公園內,北京市昌平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姚磊指著地面豎起的立桿上的一套系統說到。”。
而這種”微站”,在北京市昌平區一共部署了300個,基本涵蓋了昌平的所有區域。所有的監測點位,還按照大氣污染源的重點分布進行了精細分配,將實時反映轄區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變化趨勢。
仔細觀察”微站”的外形,發現藍色盒子頂端還有一塊一米見方的太陽能電池板。姚磊介紹說,所有”微站”都采用太陽能作為能量,相比大氣自動監測站,“微站”有著維護方便、體積小和價格低廉等優勢。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監測數據沒有保障。在昌平公園內,距離”微站”幾米開外,就是昌平區的國控監測站。將”微站”設置在這里,就是要最大程度地與國控點位保持一致,方便比對。姚磊介紹,除此之外,“微站”在出廠之前也會進行校對。
“300個”微站”可以實時反映轄區內的空氣質量。密集的點位部署,相比之前反映的空氣質量范圍更小,也更加精確孫云表示。”,
精準執法
污染說得清傳輸看得明
走進北京市昌平區環保局信息化控制大廳,環境管理系統大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數據,反映的正是這300個”微站”
按照污染物濃度不同,300個點位的數據在大屏幕上以不同的顏色呈現出來。紫色代表最為嚴重,接下來是紅色、橙色、黃色和綠色這些數據,就代表了這個區域內實時的空氣質量。
“從目前看,區域內的空氣質量還是不錯的隨手點開一個數值相對較高的點位。”,
“這就讓我們的監管執法和下一步的污染治理工作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孫云表示。”。
配合著300個”微站”,這套信息化系統還接入了北京市昌平區國土部門的86處高清攝像頭,并基本涵蓋了昌平的所有區域。
通過每個高清攝像頭,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控制大廳將方圓5公里內所有的生產、生活狀況盡收眼底。
“調節方向按鈕,路上行駛的汽車車牌都可以看得清楚。”姚磊向記者演示,如果”微站”發現了問題,首先可以用這套視頻系統對相應的點位進行巡查,這就節省了行政執法成本,同時也更加精準。
污染情況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精準掌握,那么處置是否能夠及時?在監管執法方面,北京市昌平區環保局的9個監察大隊實現了屬地辦公,實現了全區21個鎮(街)的環保機構全覆蓋,并增加了50名環境監察協管人員。由點到面的垂直管理模式,加上信息化的管理系統,轄區內出現任何環境污染問題,監察力量都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現場處理。
除了在日常監管過程中能夠說清楚具體點位的污染現狀,對于整個區域的污染趨勢和傳輸過程,通過系統也可以實現。
科學預測、合理預報、提前預防
大數據助力大氣環境智能監管
“微站”的建設,是北京市昌平區主動加碼、自我加壓,繼續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能的一個縮影。
雖然2016年的大氣環境質量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但是北京市昌平區環保局并沒有滿足現狀,而是繼續探索用信息化手段科學治污、精準治污。
2016年8月,北京市昌平區環境監管綜合化信息平臺項目開始啟動。經過半年多的建設,平臺已經初步實現當初的預設功能。這一系統將環境管理業務與環境GIS相結合,以一中心、一平臺、一張圖為指導原則,實現”以業務帶圖、以圖管環境”的環境管理新模式。摸清家底,對轄區內所有企業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形成環保企業信息的數據中心精準找霾,布設了300個微站,實現精準的網格化監控。同時,利用模型計算弄清楚污染物的分布、傳播和影響,為精準執法、合理化的控霾提供了決策依據。
項目的承建方,中科宇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