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系統總體設計理念
以IC卡作為充值與扣費載體,以交通一卡通應用平臺為基礎,以計算機系統為信息處理方法的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將收費數據進行統一的清算管理。
一方面方便乘客以卡進行收費支付,三地通用;
另一方面系統將運營的營業額信息,進行清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效率,最終為企業的宏觀調控及建設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系統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
以下從管理模式、收費模式、票卡類型、制卡售卡充值管理、系統功能等進行全面闡述,其中擯棄了復雜累贅的部分技術參數,更易于公交公司的理解接受,從而結合自身實際打造一套科學、普適的公交系統。
5.1 管理模式:
根據公共汽車公司的現狀,我公司建議系統采用三層運作管理模式--
●在公共汽車公司建立統一的系統管理中心
●每臺汽車安裝專用的車載收費終端
●采用數據采集設備將車載機的數據定時下載拿到管理中心,并建立一定數量的發卡、充值點,建立移動充值點采用轉賬機為乘客進行充值。
5.2 收費模式:
根據公交的實際運營情況,IC卡公交收費模式將采用一票制、多票制同時并存的方式。
◆ 一票制收費方式
◆ 分段收費方式
對分段多票制收費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之一:
①公交收費機+司機鍵盤方式:
為司機配備一個專用鍵盤用于設置“公交收費機”的扣費金額。鍵盤與“公交收費機”通過物理線路連接,“公交收費機”的扣費金額需要更改時,司機通過鍵盤控制。
②手持POS機方式:
這種方式下,要求有專門的售票員操作,售票員采用“手持式POS機”按乘客的實際乘車距離計算金額進行按需刷卡售票。
③上下車刷卡方式:
上車刷卡記錄標志,下車刷卡比對標志,自動扣費。
主要由:GPS自動報站器、公交收費主機、公交收費子機構成,工作原理及流程如下--
1、采用“在車輛上下車門處分別安裝主機和子機”的安裝方式;
2、由報站器專業人員將事先收集好的各站信息錄入“GPS自動報站器”;
3、查看各站點信息表,在系統軟件中設置好各站點間的價格,并將價格標準上傳至“公交收費機”;
4、乘客上車時在“主機”刷卡,登記起始站點標志;
5、“GPS自動報站器”自動語音報站,并觸發“公交收費機”識別站點從而變換票價;
6、下車時在“子機”處刷卡登記結束站點標志。系統對比對結果自動運算后,在IC卡內扣款。
下車不刷卡系統自動在卡內按全程票價扣款。
一個系統平臺:整合市域公交刷卡系統
2009年我市十四屆人大1號議案提出建設城市一卡通工程,并作為我市當年重點民生工程推進。按照青島市政府《關于全市一卡通琴島通卡推廣應用工作專題會議紀要》中“任何單位不得另建電子支付系統和擅自發卡,避免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的要求,青島市琴島通卡公司自2010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將我市所有區市4個不同的公交刷卡系統統一整合到琴島通卡應用平臺,實現了我市市域范圍內所有公交車及村村通城鄉公交車全覆蓋。借助我市出租車信息服務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我市近萬臺出租車刷卡支付,同時還可在地鐵、膠州灣隧道等公共交通領域刷卡應用。發行的交通部標準琴島通卡是我市唯一實現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非現金支付卡。青島成為首批實現交通運輸部標準全國互聯互通城市,也是山東省首個發行交通運輸部標準全國互聯互通卡的城市。
至2017年7月底,我市累計發行琴島通卡658萬張,日交易量240多萬筆,公交刷卡率達78%,地鐵刷卡率占65%,基本實現了使用一張琴島通卡就能滿足日常交通出行的消費需求,成為島城市民日常出行主要的支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