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氣泡鑒定鑒別瓷器
怎樣利用氣泡鑒定鑒別瓷器
氣泡死亡與釉面螢光的關系傳統的古瓷鑒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強光刺眼(又稱賊光)即是新瓷。如釉面瑩光柔和,即可斷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偽者利用獸皮磨擦,強酸浸泡使瓷失光的辦法,但也免不了蒼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護條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絕對部為瑩光。古瓷形成瑩光的原因,除在空間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漿外,經常陽光曝曬更會減弱釉光。釉下氣泡的死亡對釉面光線產生的影響也是一個原因。通過觀察,凡形成瑩光的瓷器,釉下氣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氣泡的色澤是不同的,處在死亡過程中的氣泡呈徽黃,進而成黃;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氣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氣泡死亡的原因有四:一是窯燒中氣泡破裂;表面中間留有針眼的死氣泡。
二是有開片的瓷器,處在釉面開片裂紋上的氣泡先死。三是受外因侵襲,如空氣、手觸等,環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時間和空間運動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氣泡在不是絕對封閉的釉中,氣體逐漸散失,首先是淺層次,再后是深層次,氣泡陸續死亡。三、死氣泡狀態與瓷器鑒定以死氣泡的狀態鑒定瓷器,必須具備相對的同等條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傳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時傳世品釉里紅或同是出土釉里紅,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窯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較。本文對青花瓷和釉里紅瓷器的比較中,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氣泡相對比,因青花料質不同,厚薄不同,對氣泡的保護能力也不同,難于比較。白釉或青白釉雖有不同,但差異尚小。比較鑒定的主要目的是達到有助于準確的斷代。陶瓷界慣說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擺脫賊光,具備柔和悅目的螢光。以帝王朝代分大體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瑩光。但宋元鈞瓷、龍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們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鈞瓷是含銅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
過多種這類瓷器,釉下氣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個別氣泡開始具有混污現象,有變死趨勢。龍泉窯的石灰堿釉釉層厚,僅在釉薄的突核處才有死氣泡現象。筆者藏一鉤窯早期傳世鋼紅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徑7.2厘米,足徑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氣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銀紅彩覆蓋下的氣泡依然完好。另一藏品來龍泉容香爐;僅在口邊角和孩紋凸處有些死氣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氣泡完好。元青花的上釉工藝不盡一致,一種是施以干粉的噴釉法,這種釉下很少有氣泡,一些大氣泡多出現在青花色澤邊緣。在干粉白點間隙,時有小氣泡。第二種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該種不施干粉;釉下無白色霧蒙層,氣泡大小均清晰可見,此種釉保護氣泡能力特強。第三種是青花上面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邊氣泡多有死亡,變褐變黑,如所藏龍紋梅瓷的氣泡即是很好的說明。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給予了氣泡很長的老化時間,即是施透明釉帶玻璃光的汝窯瓷器也出現了黑色死亡氣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如筆者藏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鬲式爐,鷹首壺和龍鳳紋三足洗,宋定窯早期六辨瓜棱蓋罐等都有相當的死亡黑氣泡。
2014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據“全國拍賣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統計顯示,1至2月份全國拍賣成交額累計7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5%;拍賣成交場次累計為7355場,比上年同期增加1450場。在2月份,全國拍賣業實現成交額319.8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4.5%。
而對于當前拍賣行情,香港盛藏國際資深經紀人通過對市場經濟的調研。總結中國經濟增長在2013年可能會超過8%。經濟環境的改善將會有助收藏家信心的增強。而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數量近期的增長也顯示,藝術投資在中國是切實可行的。對于藝術品交易而言,2014年將呈現兩級分化的局面,這意味著,一些高價高質和低價的作品將更容易在市場上流通,而價位趨于中檔的作品將不易被關注。這一點延續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去年的狀況之一,即經驗豐富或新入市的收藏家都積極競投頂級藝術家的重要且稀有的作品,而對他們的二線作品卻鮮有問津。
最專業的藝術品投資交易平臺,最專業的藝術品投資顧問。如果你手中或朋友手中有精美的藏品和寶貝要鑒定和拍賣,我會在第一時間給您支持。拿起電話,走向成交!
聯系人 :陳經理
聯系電話:18317017894
QQ:2055238559
郵箱:2055238559@qq.com
網站:http://www.sc-art.com
中國拍賣網:http://www.copaimai.com
百姓拍賣網:http://www.baixingpm.com
上海拍賣公司:http://www.szhew.com
征集地址:上海市閘北區中山北路756號
盛藏國際秉承保持優良傳統,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拍賣原則,以專業精神規范組織秋、春二季大型國際性藝術品拍賣會及其它拍賣活動。本公司誠摯歡迎海內外公、私藏家和各界人士提供藏品和聯系委托
如何利用氣泡鑒定明清青花瓷器,除準確介定朝代氣泡特點外,還要斟酌釉面對氣泡的保護能力,重點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對氣泡壽命的影響程度,氣泡顏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趨變色剛要死亡,還是已死變黃進而老化成黑,以作為斷代的一項依據,結合其他條件進行綜合分析。筆者對所藏不同時代的瓷器進行了氣泡對比鑒定,結果如下:宋代定窯早期白釉瓜棱罐 黑色(土浸)60%、 宋代汝窯三足高式爐黑色 10%、宋代耀州窯六瓣花口盤A 多數為黑色30%、宋代耀州窯六瓣花口盤B 多數為黃色20%、宋代龍泉窯香爐僅凸處有黃色死氣泡、元代青花八桂獸扭罐(罩透明釉基本無死氣泡)、元代干粉釉鳳首扁瓶有花邊緣處有大氣泡.基本無死亡、元代青白釉青花小口罐黑色 10%、明永樂釉里紅魚藻紋蓋罐褐色 10%、明宣德海馬紋青花膽式瓷 黑褐色8%、明成化青花風紡大碗 黑褐20%、明嘉靖乙末年知縣徐(王幾)造青、花八面首貫耳弦紋梅瓶黃色8%、明萬歷龍鳳效五彩蓋罐 黃色40%、明代青花元寶黃色 10%、清康熙雙留款青花罐 黃色8%、康熙吉慶堂青花風穿牡丹嘗瓶 褐色8%、康熙樹葉款五彩人物蓋合 黃色8%、雍正仿成化斗彩盤褐色 10%、乾隆防雍正青釉瓜棱瓶 褐色8%、嘉慶半邊款五彩大碗 偶樂發現死氣泡、清同治五彩益合 基本無死亡氣泡、道光青花小碟四件(半邊款)釉面較差 黃色16%、清同治蘇府藏寶款刀馬人嘗瓶一對,基本無死亡氣泡、光緒紅釉描金團龍紋瓶 基本無死亡氣泡、民國仿雍正羊首樽 無死亡氣泡、民國花鳥題詩水注無死亡氣泡、民國花鳥題詩藥臼無死亡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