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帶動制造業工廠全國升級,自動化人才未來成稀缺
機電之家網訊:編者近日走訪全國各人才市場及自動化培訓企業了解到,有關機器人,自動化控制人才需求同比去年增幅近三倍。同時,不少基層員工在職業生涯瓶頸來臨之前,紛紛加入培訓大軍。
工業自動化崗位人才稀缺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不斷推進,擁有高技術的人才將取代簡單的低端勞動力,成為新時代的寵兒。特別是工業機器人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能掌握自動化技術的 人才更是被迫切地需求。東莞的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步伐加速,而對于機器人相關人才也需求迫切,很多企業已經處于高薪招不到人才的階段。
編者查詢今日招聘網站“機器人”、“自動化電氣工程師”等相關職位,發現其薪資待遇在6000元~25000元不等。富士康、比亞迪、杰創自動化、伯朗特智能等眾多企業均高薪招聘機器人工程師。
目前,機器人產業所需人才主要有四種:工業機器人開發商主要需要掌握先進的系統控制軟件、裝備機械、工業自動化系統工程集成領域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商需要工業機器人工作站開發、安裝、調試等綜合素質較強的技術人才;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企業需求技術人才;以及各個渠道所涉及的機器人銷售運營專業人才。同時,機器人發展會帶動上下游的人才同步發展,不局限于工程師。
配圖:西門子全集成自動化系統
自動化技術人才短缺成全球性問題
1988年進入中國的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NYSE: ROK)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工業自動化與信息的公司,也同樣面臨人才短缺問題,“勞動力問題是一項長期挑戰,通常是因行業內同時發生多項重大轉變導致的,”羅克韋爾自動化控制產品和解決方案部門高級副總裁Blake Moret介紹,“對生產流程有深入了解的年長員工正在逐漸退出勞動力市場,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員工。同時,隨著技術進步,工廠設施的互聯程度越來越高,企業要培訓現有員工掌握新的技能。制造商應該將勞動力發展需求看作取得競爭優勢的良機,而不是應當規避的額外成本。”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銷售副總裁兼華中大區總經理農克強在2016“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上表示:“數字化的時代需要數字化的人才。西門子十年磨一劍,不斷將業界最先進的工程師理念和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引入到中國的教育領域,培養新一代創新工程人才,助力中國實現工業轉型升級以及‘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推進。”
自動化不再是工業自動化,將承擔起未來智能生活的重要使命
隨著4.0、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這些概念的風起云涌,很多在產業里發生的事情正在改變著我們對于自動化的認識,也改變著我們過去的局限的認識,人工降低的需求使得自動化從工業向農業、醫院、智能樓宇等多個方向延伸;方式上從智能制造對于集成的需求使得自動化必須與更多原來邊界的科技如MES、仿真軟件等在融合;產業上的融合使得其它技術向自動化擴張,如微電子、IoT、AI、3D打印、觸摸屏,Web技術等。
智能化可能更為符合未來的發展描述,自動化只是智能的一部分,而智能涵蓋了但卻不僅只有自動化,而包括感知、分析、思考、判斷、決策者系列與智能相關,也包括呈現(如VR技術)、反饋等,這些前端與后端構成了智能化的部分。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自動化不僅僅是工業的自動化,而且以虛擬技術帶來的人工智能集合體,如以防真軟件為主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客戶設計方案,參數配置,同時它已經集成了效果設計PC技術,傳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智能制造技術,web云技術,手機端應用技術。未來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隨時存在。”
自動人才就業方向多元,前景無限
隨著科技的進度,生產力的提升,智能工業化不斷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未來自動化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上呈多無化發展,可選擇余地較大,如機器人公司、軟件開發(特別是單片機或EDA等)、產品設計,就是硬件電路設計、PLC/DCS/SIS(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臺,主要方向為大小化工廠,以及各大系統集成廠商)、各個礦山,或金屬冶煉場所(進行自動化設備的維護,操作等)、專業教師、銷售工作、公務員、電氣類,計算機類的研究所。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主任周東華教授在全國自動化專業負責人聯席會上表示,“隨著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自動化專業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
應屆學生成主力軍,培訓機構充當孵化器
日前,在天天工業自動化培訓中心的課堂上,學員來自全國各地,懷抱對自動化及智能的美好向往,各講師也表示,最近學員比前幾年多了不少,而且現在的學員更加有目標性,應屆學員明顯增多。
天天工業自動化培訓中心郭仁財校長表示“在這個大的背景下 我們不用去爭論我們處在×.0時代,關注下在這個智能制造大環境下我們人才的需求和培養;設備要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要人去設計、開發、編程、調試、維護!這方面的人從哪里來呢?很多自動化公司普遍感覺項目做不過來、人不夠;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培訓訂單都排在6個月后;從我們自身的業務量來說:很多企業找我們要人,有個公司直接要1000人每年。”。同時表示“其實工業4.0并不神秘,如同九十年代傳統制造型企業借助網絡和信息化實現了轉型發展一樣,現在的工業4.0本質也只是傳統工業借助現代科技實現內部制造、銷售等環節的變革。它的特點會如此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機器智能化制造會降低低端人員的比重。工業4.0的首要特點就是機器的智能化制造,機器將會進一步取代生產一線的人類,所以僅僅充當機械臂作用的低端制造人員的比重會進一步下降,生產線上最終留下來的都是懂得機器原理、能維護機器的中高級技工人才。智能化和信息化同樣會減少職能、服務人員的比重,因此企業的人才比重將會更加側重于企業的核心人群”
未來必定是一個相互融合時代,在自動化技術突飛猛進之時,智能時代自動化優秀技術員工短缺已經是一大全球性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要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需要未雨綢繆,及早規劃,有意識的儲備和培養人才,采取全方位的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