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自10月底開始爆發已經上漲了超過30%,芝商所旗下COMEX銅11月底最高觸及2.7美元/磅,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
銅價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出現這樣的漲幅震驚了所有人。投資者為何突然間如此一致的看多銅價值得深思。
銅價飆升背后資金持續涌入
最新數據顯示,投機者持有的銅凈多倉已經創下2006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高。
芝商所期貨分析工具Quikstrike的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表顯示,截至11月29日當周,銅市場主要玩家托管基金(Managed Money)的多頭持倉較上周增加3907手,至104367手,空頭持倉則減少682手至23399手,銅凈多頭創2006年創有數據以來最高紀錄。
自10月25日銅價爆發以來,托管基金(Managed Money)的多頭持倉從56342手暴增至104367手,漲幅高達85.2%,同期托管基金的空頭持倉從72984手暴減至23399手,降幅達68%。
與此同時,芝商所COMEX銅期貨11月份在亞洲時段的成交量環比升逾2倍至逾57412手,亞洲時段成交占全球比重升至逾38%,反映亞洲區投機型以及長倉型基金參與銅市操作的比率也相當積極。
銅的基本面發生變化了嗎?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有分析認為銅價這波瘋狂上漲主要得益于市場預計主要消費國中國的需求強勁,以及特朗普上臺之后,市場預期美國會增加基礎設施支出。
華爾街日報援引BMO Capital金屬交易主管Tai Wong評論稱,自10月25日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庫存迅速降低了10%,這是需求回暖的一個積極信號。
不過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10月報告卻顯示,2016年1-8月全球銅市場供應過剩9萬噸。
倫敦研究機構CRU Group上個月早些時候更是預計,明年全球精煉銅產量將過剩42萬噸,創八年最大過剩。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認為,包括銅在內的基礎金屬最近的上漲是不可持續的。
穆迪高級副總裁Carol Cowan稱大多數金屬市場都處于過剩,供需基本面并未有實質性改善。
巴克萊認為,特朗普的政策到目前為止只是個框架,細節相當含糊。并且這些政策的具體目標和如何執行也很難說。銅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仍在于中國的刺激項目。
全球最大上市銅礦企業Freeport首席執行官Richard Adkerson也認為,特朗普刺激長期而言對銅價卻是有提振作用,但程度不大。最主要還是需要中國處于一個積極的經濟增長環境之中。
人民幣貶值預期推動中資出海并購?
有分析認為,近期銅價走高與中資企業大量出海并購礦產資源有關。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中資企業希望通過增加持有海外美元資產來對沖資本收縮。
今年8月有消息傳出,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或投資高達20億美元資金,開發剛果最有前途的銅礦資產。
今年5月,洛陽鉬業在公告中稱,擬斥資26.5億美元收購全球礦業巨頭自由港麥克米倫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位于剛果的Tenke Fungurume銅鈷礦56%股權,這是自2014年嘉能可以60億美元出售秘魯Las Bambas銅礦以來,全球最大的銅礦交易。
去年中國最大的礦商之一紫金礦業斥資4.12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公司艾芬豪礦業在剛果(金)卡莫阿(Kamoa)銅礦項目49.5%的股份。
未來銅價將走向何處?
花旗在周一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增長加速,2017年大部分的原材料將會表現強勁。
花旗預計,2017年全球增長將升至2.7%。隨之而來的是,商品市場上供應過剩的局面終于消失,恢復平衡。在未來6-12個月內,看好原油、銅、鋅和小麥,不看好少數商品,包括煤炭、鐵礦石、黃金和大豆。
不過財經金融博客Zerohedge警告稱,目前相對強弱指標(RSI)顯示,銅價已經嚴重超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