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的宣布要約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跨境并購正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成長的重要催化劑,不斷出臺的扶持政策也助力機器人產業迅速成長。
跨境并購熱
根據美的集團發布的公告,公司擬以自愿要約的方式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預計最高將支付不超過4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92億元)的現金對價。公司表示,此舉將進一步推進公司 雙智 戰略,深化機器人產業布局。美的與庫卡集團將聯合開拓廣闊的中國機器人市場,并通過優勢互補與協同效應,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業務多樣性、全球業務布局及盈利能力,為美的拓展全球業務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實際上,機器人正成為國內企業實施跨境并購的重要領域。分析師鄭閔鋼認為,近年來我國企業紛紛收購國外工業機器人巨頭, 國外技術+中國市場 的模式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提供捷徑,與國外先進設備制造商進行戰略性合作的優秀企業將更具投資機會。
庫卡也與國內企業有著不解之緣。2014年6月23日,亞威股份發布公告稱,為加快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公司與德國庫卡控股51%的徠斯成立全系列線性機器人和水平多關節機器人合資公司,公司控股51%,此舉不但將公司納入庫卡在中國機器人布局體系,而且有利于公司借力庫卡與徠斯,做大做強自身的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
今年4月18日,萬豐科技在美國密歇根州沃倫市正式交接斥資3.02億美元收購的美國焊接機器人應用系統服務商帕斯林。萬豐科技董事長吳錦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帕斯林在北美焊接自動化領域具有頂級的技術和客戶群,本次收購既可以幫助帕斯林實現全球化發展,也將提升萬豐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產品的競爭力,打通萬豐科技從機器人本體到大規模機器人系統集成的上下游產業鏈。
政策加碼
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計,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銷量將達到40萬臺。預計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達到60萬臺以上。
今年5月發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產業發展五年總體目標,要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規劃》還要求推進工業機器人向中高端邁進,促進服務機器人向更廣領域發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
日前印發的《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18年,制造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互聯網 雙創 平臺普及率達到80%,成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來源,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力爭實現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 雙創 體系基本完備,融合發展新模式廣泛普及,新型制造體系基本形成,制造業綜合競爭實力大幅提升。
據了解,國內企業已開始加快機器人產業布局。5月17日晚間,機器人公告稱,公司與京東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為京東提供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公司表示,公司憑借領先的物流機器人與系統的研發實力,形成包括智能移動機器人、倉庫機器人、智能立體倉庫、碼/拆垛機器人、高速高精度堆垛機、高速分揀胸膛、智能輸送系統、制造執行系統等完整的智能物流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