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側卸式礦車的詳細介紹:
結構組成車箱:前、后端板和側板一般采用 12mm 厚的 16mn 板焊接而成,車箱四周外側用槽形鋼板加固,翼板分別焊接在左、右側板上,上方用角鋼焊接成口字形,以增強車箱的強度和穩定性,使其能適應惡劣工作環境。
車底架:底板通常采用 25mm 厚的鋼板,在底板下面用角鋼和鋼板焊接,以承受裝礦時礦石對底板的沖擊力。
輪軸:由車軸、車輪和橡膠彈簧座組成,起到支撐礦車和使礦車在軌道上運行的作用。
卸載輪:礦車卸礦時使用,當礦車經過卸載站時,卸載輪沿曲軌滾動,從而使礦車底板打開進行卸礦,卸完礦后再使底板閉合,讓礦車恢復到裝礦狀態。
支撐彈簧:安裝在車箱與車底架之間,起到緩沖和支撐作用,減少礦車運行過程中的震動和沖擊。
緩沖橡膠彈簧與碰頭:安裝在礦車兩頭,主要由緩沖橡膠彈簧、碰頭、插銷和單環鏈組成,能緩和并削減礦車之間的沖擊力,延長車輛使用壽命。
工作原理由軌道牽引機車或卷揚機牽引行走,當礦車運行到卸載處的曲軌卸載平臺時,卸載輪臂沿著卸載曲軌運動。在車廂一側用鉸軸與車架相連,另一側箱門上裝有卸載輥輪,卸載時,輥輪沿曲軌斜坡過渡裝置在上坡段上行,致使車廂傾斜,活動側門繞銷軸轉動被拉開而開始卸載。當輥輪沿傾斜卸載曲軌下坡運行時,車廂靠自身重量自動下降復位,關閉側門,完成一次卸載過程。
性能特點高效卸載:可借助卸礦曲軌自動傾斜卸料,卸載速度快,能大大提高運輸效率,相比人工卸料或其他非自動卸載方式,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運行平穩:與底卸式礦車相比,對電機車和牽引車的沖擊力小,運行過程中較為平穩,減少了對軌道和牽引設備的磨損,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裝載能力強:適宜裝載塊度在 500mm 以上的礦巖和砂土,且根據不同型號,有多種負載容積可供選擇,如 2 立方、3 立方、4 立方、6 立方、8 立方等,能夠滿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堅固耐用:車箱和車底架等主要部件采用高強度鋼板制作,并經過加固處理,結構堅固,能夠承受較大的沖擊力和壓力,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
維修方便:整體結構相對簡單,各部件的設計便于拆卸和更換,在出現故障時能夠快速進行維修,降低了維修成本和停機時間。
適用范圍
礦山工程:廣泛應用于冶金礦山、煤礦、金屬礦山等井下和地面開采作業,用于運輸礦石、煤矸石、廢石等物料。
隧道工程:適用于鐵路、公路隧道、水下涵洞、引水洞、導流洞等隧道井巷工程的掘進和施工,可高效地將挖掘出的渣土等物料運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