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節點的鑄造工藝涉及多個步驟,確保最終產品具備所需的性能和精度。以下是主要工藝流程:
1.設計與模具制作
- 設計:根據需求進行三維建模和鑄造工藝設計。
- 模具制作:使用木模、金屬模或3D打印技術制作模具。
2. 材料選擇
- 鋼種選擇:根據性能要求選擇碳鋼、低合金鋼或不銹鋼。
- 熔煉:在電弧爐或感應爐中熔煉,調整化學成分。
3. 造型與制芯
- 造型:使用砂型、金屬型或陶瓷型進行造型。
- 制芯:制作砂芯以形成內部空腔。
4. 澆注
- 澆注系統設計:設計澆口、冒口等。
- 澆注:將鋼水注入模具,控制溫度和速度。
5. 冷卻與凝固
- 冷卻:自然冷卻或控制冷卻速度。
- 凝固:確保均勻凝固,避免缺陷。
6. 清理與后處理
- 脫模:取出鑄件,清理砂型和砂芯。
- 切割:去除澆口和冒口。
-表面處理:打磨、噴丸等。
7. 熱處理
- 退火:消除內應力。
- 正火:細化晶粒。
- 淬火與回火:提高硬度和強度。
8. 質量檢測
- 外觀檢查:檢查表面缺陷。
- 尺寸檢測:確保符合設計要求。
- 無損檢測:使用超聲波、射線等方法檢測內部缺陷。
- 力學性能測試:測試強度、硬度等。
9. 修復與加工
- 修復:焊接或補焊修復缺陷。
- 機械加工:進行車削、銑削等加工。
10. 表面處理與涂裝
- 表面處理:防銹、拋光等。
- 涂裝:噴涂防銹漆或耐磨涂層。
關鍵工藝控制
- 溫度控制:嚴格控制熔煉、澆注和熱處理溫度。
- 冷卻速度:控制冷卻速度以避免裂紋。
- 模具質量:確保模具精度和表面光潔度。
總結
鑄鋼節點的鑄造工藝復雜,需嚴格控制每個環節,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