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電纜產業首席執行官陳靜在央視財經《蓄勢“專精特新” 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中表示,技術創新是驅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最重要一環,也是“專精特新”的靈魂。
2006年,遠東研發的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打破美國CTC公司壟斷,成為“電力行業顛覆性突破”的技術。自遠東2008年參建全球首條 800kV特高壓工程起,其主導研發的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節能鋁合金導線等產品累計應用超1.5萬公里,減少輸電走廊占地30%,穩居國內市場首選地位。
其研發的1660/95大截面復合芯導線創全球架空導線最大截面紀錄,助力遠東復合技術躋身“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成為電力傳輸技術革命的標桿。
2013年,面對國外對核級電纜的技術壟斷,遠東子公司安徽電纜耗時三年攻克“華龍一號”核島安全殼內1E級K1類嚴酷環境用電纜,填補國內空白,產品耐輻射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其K1、K3類產品已成功出口應用到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等“一帶一路”國家的核電機組,實現中國核電電纜100%國產化。
遠東的專精特新之路,本質是一場核心技術攻堅戰。近五年,遠東已累計解決16項“卡脖子”難題,主導制定超百項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獲專利近千項,產品覆蓋全球70%的國家和地區。
遠東的專精特新之路,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突破,更帶動了產業集群的崛起。在江蘇宜興,遠東帶動了電線電纜包括其上下游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集群作戰”模式在海外市場同樣展現協同優勢:遠東聯合國內三家配套企業推出的“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與中核集團、中國電建組成的“核電+電纜”產業聯盟,在國際市場共同實現了“中國技術”的系統性輸出。
“一帶一路”沿線,遠東的身影無處不在:在巴基斯坦,其電纜支撐起“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在埃及,為GOSII風電場提供耐極端環境電纜;在印尼,參與雅萬高鐵配套電網建設……
截至2024年,遠東海外業務占比已達25%,“纜儲一體”協同效應持續釋放;累計180余項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近千項專利覆蓋智能電網、核電、新能源等領域。
正如遠東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執行主席、首席執行官蔣承志所說:“專精特新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當技術做到極致、產品不可替代,中國智造才能真正挺起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