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進一步推進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允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自行組織科研儀器設備的采購活動,并自主選擇科研儀器設備類評審專家。隨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湘潭大學等高校在進一步促進高校科研儀器研發、交流、創新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國家“十三五”科技規劃明確指出將加強平臺建設系統布局,形成涵蓋科研儀器、科研設施、科學數據、科技文獻、實驗材料等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體系,強化對前沿科學研究、企業技術創新、大眾創新創業等的支撐,著力解決科技資源缺乏整體布局、重復建設和閑置浪費等問題。
而國內眾多高校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與嘗試。以關鍵核心技術和部件自主研發為突破口,研制一批核心關鍵部件,顯著降低核心關鍵部件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高端通用科學儀器的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我國科學儀器行業核心競爭力。
西北農林大學研發首臺國內蘋果霉心病無損檢測儀
據了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張海輝、孫廣宇團隊聯合研制的國內首型蘋果霉心病無損檢測儀在楊凌問世。該型設備的成功研發結束了我國蘋果霉心病檢測設備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在國際上,只有意大利生產蘋果霉心病無損檢測儀。我國在此方面存在技術缺口,西農大研制的檢測儀,機型小巧、操作流程簡單,果農僅需一小時培訓即可掌握,具備在“最先一公里”降低霉心病果比例的功能,對我國蘋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具有重要實踐意義。了解到,張海輝、孫廣宇教授和他們的團隊正在進一步研制可用于規模化檢測的病果實時分選設備,進一步降低我國蘋果產業對進口設備的依賴程度。
西電科大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實現全新突破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悉,西電科大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日前獲得批準,實現了西電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零的突破,對解決“黑障”難題、實現臨近空間高速飛行器全程測控與可靠探測、拓展等離子體電磁物理學前沿研究、促進臨近空間開發、提升空間探索能力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湘潭大學舉辦湖南省首屆虛擬儀器設計大賽
日前,省首屆虛擬儀器設計大賽在湘潭大學舉辦。來自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省內9所高校20多支團隊參賽。副校長廖永安、省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李學軍出席比賽開幕式,并現場觀看了作品展示。廖永安表示,希望通過湖南省首屆虛擬儀器設計大賽,促進各高校間的交流,以賽促學,為培養新一代卓越工程師而努力。據了解,虛擬儀器技術(Virtual instrument)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塊化硬件,結合高效靈活的軟件來完成各種測試、測量和自動化的應用技術,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是國內虛擬儀器設計方面的頂級賽事,自2011年開賽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每屆都吸引了全國近200多所高校1000多支代表隊參加,參賽隊伍涵蓋本科、研究生各層次。
東南大學舉行第八屆全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論壇
日前,由全國儀器儀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主辦,江蘇省儀器儀表學會協辦的“第八屆全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院長論壇”在東南大學舉行。會上,東南大學原副校長、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沈炯教授應邀做了題為《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會報告。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主任王雪教授、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曾周末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徐立軍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譚久彬教授等17位專家學者做了交流報告。與會代表圍繞新形勢下儀器學科的專業名稱、發展方向、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主題進行了討論與交流。
高校作為國家儲備科研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在實現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提高科研儀器資源利用率的路上必然不可缺少。高校學生積極開展儀器交流活動、創新大賽旨在激活學生儀器創新能力。此舉措切恰恰與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制,著力支持原創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新穎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偉大戰略完美契合。國際科研軟實力競爭路途漫漫,實為科研人才綜合實力大比拼。期待國內高校合理發揮校內人才寶貴資源,為國家科研事業的未來發展注入無窮無盡的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