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6日以來,受靜穩天氣形勢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再遇“霾伏”,中央氣象臺連續五天發布霾預警。據氣象專家介紹,截至19日,重度霾影響區域面積已達58萬平方公里,并進一步擴大至12省市,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蘇等地。
重度霧霾影響地帶
重度霧霾影響生活 機床相關企業被迫停工
這是今年以來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強的霾天氣過程。華北、黃淮多地針對此次天氣過程已啟動了相關應急響應措施,提醒公眾盡量減少出門,做好防護措施。
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生活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報,16日至21日,京津冀地區以及山東、河南等將出現大范圍區域性重污染。18日,大霧籠罩北京、天津、河北等9個省市,中央氣象臺18日早上繼續發布霾橙色預警和大霧黃色預警。其中,遼寧西部、河北中部、山東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低于500米的濃霧。受大霧天氣影響,近50條高速路部分路段封閉。19日,天津、大連、煙臺、石家莊等多地機場因天氣原因現大規模延誤,部分機場甚至一度關閉,人們出行大受影響。
除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這次霧霾也對部分企業的正常施工帶來影響。據悉,霧霾侵襲下,濟南機床二廠空氣污染指數達到爆表程度,華北、黃淮等地眾多地區均處于停電狀態。出于對員工的安全考慮,景文機床附件制造有限公司、鹽山滄旭機床附件廠等眾多機床相關企業只能宣布暫時停產,并發文表達歉意。
綠色生產勢在必行 綠色機床應運而生
眾所周知,霧霾、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生態問題已經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困擾,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迫切需要綠色制造。機床是裝備制造重要產業,我國又是世界機床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機床企業對于實施綠色生產,踐行環保理念責無旁貸。因此綠色機床研究對于當下我國環境問題境遇以及霧霾的遏制都是有建設性意義的。
綠色生產勢在必行
清潔化、低能耗的綠色制造已經成為21世紀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也是機床工具行業一直關注的可持續發展話題。“綠色機床”的核心即是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據統計,在零件被切削加工的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只有25%左右是用于金屬的切削上,這部分才是有用功,其他能源都消耗在維持機床運轉、保證精度和剛性等方面的輔助措施上,節約能源就是要減少這部分的能源消耗,用最少的能源消耗來滿足輔助功能的需要。
綠色機床進入生產車間
綠色制造是生態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制造向高端發展的必然選擇。實現綠色生產的有效途徑就是減少機床的重量,節省材料,同時降低機床使用時的能源消耗,提高機床的動態性能。從傳統的以最小的投資賺取最大的利潤轉變為以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實現可持續生產。
機床企業力行環保 綠色機床提升日程
綠色制造是行業發展新趨勢,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最低限度地產生環境污染,是擺在機床制造企業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在探索機床綠色生產的過程中,機床企業也不遺余力,與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綠色制造領域的研究合作,為環保事業添磚加瓦,綠色機床推廣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
機床企業力行環保 綠色機床提升日程
作為機床行業知名企業,重慶機床集團積極尋求綠色發展新道路,與重慶大學聯手,研究形成了一套機床再制造與綜合提升成套技術,完成500多臺廢舊機床的再制造。再制造機床的功能和主要技術指標可達到或超過原機床,資源循環利用率達80%左右,噪聲降低10%以上,環境污染排放減少90%以上。除此之外,秦川機床也自行研制靜電吸霧裝置,該裝置對油霧的處理效果較傳統過濾式裝置有很大提高,有效率可達到96%以上,排出的空氣基本達到潔凈程度,并且回收后的油霧粒子得到重復循環使用。
綠色制造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面臨嚴峻的大氣污染問題,國家對綠色機床的重視程度將更高。未來時間內,我國推廣綠色機床的力度也將更大。近期,很多機床企業也都發布了“十三五”規劃,將綠色機床規劃提上日程。未來,希望綠色機床逐漸取代傳統高能耗機床,助力我國走出“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