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加大拓展內銷的力度之外,部分有實力的中國輪胎企業正在“走出去”,通過在海外設廠,繞開美國高額的懲罰性關稅。
這成為輪胎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一條路徑。
玲瓏對美出口不減反增
采取國內外兩條腿走路的玲瓏輪胎,出口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50%的,其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2013-2015年,玲瓏輪胎向美國出口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1.20%、 10.20%和13.15%。
遭遇美國“雙反”的玲瓏輪胎,目前對美出口不減反增。
據了解,這家企業提前實施國際化戰略,在2013年啟動總投資為6.89億美元的泰國玲瓏項目建設,年產能為1200萬套半鋼子午線輪胎和12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
目前,泰國玲瓏項目一期200萬套半鋼子午線輪胎項目已經投產。
2015年,泰國玲瓏開始向美國批量銷售,由泰國玲瓏、玲瓏輪胎國內生產基地發貨對美國市場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38億元和3.96億元。
2015年,輪胎輪胎累計向美國市場實現銷售收入11.34億元,較2014年增加1億元。
泰國生產的輪胎供應美國,不受美國對中國輪胎生產企業“雙反”的沖擊,有效消除了“雙反”對玲瓏輪胎的影響。
得益于國際化戰略快速推進,玲瓏輪胎扭轉了此前幾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下滑的局面。
這家企業泰國工廠的產品檔次提升、國際化銷售格局的形成并發揮產能,同時,其國內市場品牌力不斷提升和精細管理加強。
2016年1-9月,玲瓏輪胎實現營收74.17億元,同比增長15.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6億元,同比增長272.02%。
其中在今年上半年國內銷售21.96億元,同比增長9.28%,國外銷售24.62億元,同比增長14.18%。
在中國輪胎出口處于低迷時,玲瓏輪胎借力泰國工廠,跨過美國等海外市場的貿易“籬笆墻”,實現國外市場的增速超過國內市場。
輪胎企業爭相“走出去”
泰國是全球主要天然膠產地,對輪胎企業來說,有原材料供應、價格、物流等多重優勢。
繼玲瓏輪胎之后,森麒麟輪胎也在泰國建立1000萬條乘用輪胎廠項目,并于去年下半年投產。這次投資達到5億美元。
森麒麟輪胎有關負責人表示,森麒麟國內工廠的年產能為1800條輪胎,供應非美國的海外市場及內銷。
作為森麒麟最大的海外市場,美國占其總銷量的30%。
自從遭遇美國“雙反”之后,森麒麟對美出口的訂單基本由泰國工廠完成,有效避開美國對中國產輪胎征收高額的關稅。
按規劃,森麒麟投資5.3億美元興建的美國工廠,將于2017年動工。
為規避貿易壁壘,尋找國際市場發展機會,萬力輪胎未來也準備在美國設立工廠,推進全球戰略布局。
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余盛興談到,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加劇,企業要有戰略眼光,思考如何確保自己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應對貿易摩擦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企業“走出去”,以及通過貿易結構重新規劃、海外兼并收購等,都是有效的規避方式。
不過,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很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實踐,因此需要審慎研究并謹慎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