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機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壓緊的主動輪裝置、摩檫傳動機構、調速控制機構。而變速機主要是用來改變或者調節機器設備或者能量變化的機器設備,現已被廣泛的運用到生產、加工、制造、機械等各個領域。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了一下變速機的工作原理與分類。
工作原理:
液力變矩機位于自動變速機的最前端,安裝在發動機的飛輪上,其作用與采用手動變速機的汽車中的離合器相似。它利用油液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自動變速機的輸入軸,并能根據汽車行駛阻力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自動地、無級地改變傳動比和扭矩比,具有一定的減速增扭功能。
自動變速機中的變速齒輪機構所采用的型式有普通齒輪式和行星齒輪式兩種。采用普通齒輪式的變速機,由于尺寸較大,最大傳動比較小,只有少數車型采用。絕大多數轎車自動變速機中的齒輪變速機采用的是行星齒式。
自動變速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于太陽輪(也稱中心輪)、內齒圈、行星架和行星齒輪等元件組成。行星齒輪機構是實現變速的機構,速比的改變是通過以不同的元件作主動件和限制不同元件的運動而實現的。在速比改變的過程中,整個行星齒輪組還存在運動,動力傳遞沒有中斷,因而實現了動力換擋。
換擋執行機構主要是用來改變行星齒輪中的主動元件或限制某個元件的運動,改變動力傳遞的方向和速比,主要由多片式離合器、制動器和單向超越離合器等組成。離合器的作用是把動力傳給行星齒輪機構的某個元件使之成為主動件。制動器的作用是將行星齒輪機構中的某個元件抱住,使之不動。單向超越離合器也是行星齒輪變速機的換擋元件之一,其作用和多片式離合器及制動器基本相同,也是用于固定或連接幾個行星排中的某些太陽輪、行星架、齒圈等基本元件,讓行星齒輪變速機組成不同傳動比的擋位。原理或電子自動控制原理,按照一定的規律控制齒輪變速機中的換擋執行機構的工作,實現自動換擋。
分類:
概括
變速機外部形狀和內部結構也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組成基本相同,都是由液力變矩機和齒輪式自動變速機組合起來的。常見的組成部分有液力變矩機、行星齒輪機構、離合器、制動機、油泵、濾清機、管道、控制閥體、速度調壓機等,按照這些部件的功能,可將它們分成液力變矩機、變速齒輪機構、供油系統、自動換擋控制系統和換擋操縱機構等五大部分。
1、無級變速機
無級變速機主要由壓緊的主動裝置、摩擦傳動機構、調速控制機構組成。帶錐度的主動輪和壓盤被一組碟形彈簧壓緊,輸入軸與主動輪用鍵聯接,而組成壓緊的主動裝置。一組帶錐度的行星摩擦輪內側夾在壓緊的主動輪和壓盤之間,外側夾在帶錐度的固定環和調速凸輪之間,而組成摩擦副;當壓緊的主動裝置運轉時,摩擦輪就做純滾動,由于固定環和調速凸輪不動,因此,摩擦輪在自轉的同時作公轉運轉,通過行星摩擦輪的中心軸及滑塊軸承而帶動行星架轉動。
2、同步嚙合式變速機
同步嚙合式變速機一般用于手排變速箱內,在齒輪嚙合前先由設置在兩齒輪的摩擦圓錐體機構接觸,使兩個齒輪在嚙合前其回轉成一致后,同時嚙合方式的變速箱,通常在第一檔到第二檔,第二檔到第三檔,或第三檔到第四檔時才有此種裝置,倒文件并沒有。
3、自動變速機
自動變速機,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它能根據油門踏板程度和車速變化,自動地進行變速。而駕駛者只需操縱加速踏板控制車速即可。自動變速汽車沒有離合機,但自動變速機中有很多離合器,這些離合器能隨車速變化而自動分離或合閉,從而達到自動變速的目的。
4、手動/自動變速機
手動/自動變速機由德國保時捷車廠在911車型上首先推出,稱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車不必受限于傳統的自動擋束縛,讓駕駛者也能享受手動換擋種類的樂趣。此型車在其擋位上設有 + 、 - 選擇擋位。在D擋時,可自由變換降擋(-)或加擋(+),如同手動擋一樣。駕駛者可以在入彎前像手動擋般地強迫降擋減速,出彎時可以低中擋加油出彎。現在的自動擋車的方向盤上又增加了 + 、 - 換擋按鈕,駕駛者就能手不離開方向盤加減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