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勁需求預期推動橡膠價格漲至三年高點,11月火爆的汽車銷售數據推高了輪胎需求預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報告,11月汽車銷量達290萬輛,同比增長16.6%。今年出臺的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免優惠刺激了需求,盡管11月銷售增幅低于9月26.1%的峰值,但它標志著連續第六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橡膠價格在新加坡收漲近8%,至每公斤205.60美元,創2014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橡膠還用于安全套和手套。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表示:“如果需求仍然保持這種活力,將需要更多橡膠來制造輪胎。”
中國消費者在稅收減免于年底終止前趕著購買汽車。這還推高了鈀的價格,這種貴金屬用于汽油發動機中的催化轉化器,其價格今年漲幅逾三分之一,至每金衡盎司727.35美元。
然而一些汽車業高管和分析師擔心,如果中國政府未能延長減稅政策,明年的銷售增長可能會減緩。該政策于2015年末出臺,以支持低落的消費需求。
分析師們表示,最大產膠國泰國的強降雨也推高了橡膠價格,因為強降雨干擾了割膠作業,加劇價格上漲。
自2011年初橡膠價格逼近600美元/公斤以來,橡膠市場一直處于下滑態勢。今年,橡膠價格已上漲逾80%,這很可能導致普利司通(Bridgestone)、固特異(Goodyear)、米其林(Michelin)等領先輪胎制造商成本增加。
在中國汽車銷量數據出爐之際,行業顧問預計,由于收成下滑,2016年至2018年將出現橡膠供應短缺。
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上周表示,預計2016年協會成員國——占全球供應量的約90%——的橡膠產量僅增長0.1%,而預計需求與上年相比將增長4.1%。
該協會稱:“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包括有利的供需基本面因素、日元疲軟、原油價格反彈以及美國經濟前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