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八九十年代,受制于當時的社會環境,許多老舊小區的建筑標準規范等跟不上,使得工程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在防水方面普遍存在質量問題,因此,我國需要進行防水修繕的建筑面積相當大。
山東魯蒙: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行動,將防水改造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內;業主自身也常借家庭裝修等機會,進行防水維修或改造。
但當前,防水維修通常不是“一勞永逸”,很多家庭在維修后仍舊出現滲漏現象。
一方面,防水行業內現存在著為數不少“小作坊”企業,這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高的利潤,先低價購進一些落后的生產設備,并且在生產過程中違規加入再生材料或其他添加劑,降低了防水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和長期耐久性能。同時,由于生產技術也不過關,產品品質得不到保證。但由于這類產品價格遠低于正規產品,因而在防水市場上隨處可見。
另一方面施工水平不過關,滲漏水維修的技術難度遠比正常防水施工要求高,除了精通防水專業技術外,還要全面掌握房屋結構、各種相關材料性能、相關建筑施工工藝等知識,企業需能夠提供快捷的維修咨詢通道、快速準確的勘察診斷、設計提供有效的維修方案,并且保證維修方案的有效實施和良好的履約能力,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堅持科技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而出,占據一席之地。
山東魯蒙:這就要求防水企業應以培育“工匠”的心態對防水工們進行技能培訓,使其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才能保證合適的材料用在合適的位置,用規范化的施工方法保證防水維護的質量,施工過程離不開防水工們的細心和耐心。在有了足夠技能和知識儲備后,“態度”就變得至關重要,如果防水企業真正用“心”進行防水維修或是改造,那么滲漏問題就會得到徹底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