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兵兵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用電負荷的增加,變電站內電力設備種類和電壓等級電力火災隱患逐漸增多,傳統變電站消防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下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基于泛在物聯思想,介紹了一種全過程、全時段、全要素監控和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的智慧消防管理體系。
關鍵詞:變電站;消防安全;泛在物聯;智慧管理
0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電的依賴性更強,要求供電可靠性更高,電網接入設備類型和數量越來越多,結構越來越復雜,電網形態發生變化,電網安全運行壓力加大。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大量電纜、變壓器、電容器等高低壓電力設備,在嚴重過熱和故障情況下易引發火災,對該區域生產生活和職工安全造成重大影響。變電站消防管理工作,作為變電站全壽命周期內安全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關乎人民生命安危與國有資產安全。
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構建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目標,其中泛在電力物聯網對內是管理質效提升,對外是管理融通發展,為解決變電站消防安全問題提供了新的指導,為電網運行管理更精益、服務開辟了一條新路。即在現有基礎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信技術,構建新型的變電站消防管理體系。
1智慧消防管理體系內涵
變電站智慧消防管理體系以現代通信技術、現代監測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為支撐,進行消防“全過程、全時段、全要素”監控,理順消防管理工作流程,建立變電站消防制度體系、預警體系和考評體系,實現變電站消防“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提升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完善電網運行風險管控機制、助推“三型兩網”建設的目標。
1.1標準化變電站消防制度體系
依托“新型變電站智慧消防系統”,建立將變電站站區分區域、分等級的消防管理模式,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和消防事件處置措施。同時,優化再造消防管理工作流程,建立行之有效的流程管理機制,并以標準制度形式將消防管理流程、制度機制和管理模式固化,使變電站消防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有據可依、有制可行,提升變電站消防管理水平。
1.2智能化變電站消防預警體系
構建“新型變電站智慧消防系統”,依托人工智能、3D建模、數字VR等先進技術,監測整站的消防安全情況。多維度分析已發生的故障報警,形成變電站消防數據庫;評估和預測變電站各類設備設施的潛在火災風險,建立風險等級評估預警體系,提高火災報警和應急處理速度;合理規劃變電站巡檢人員的工作路徑和巡檢日期,關注高火災風險區域,保證消防巡視無死角、無漏洞。
1.3精細化變電站消防考評體系
制定消防考評獎懲制度,獎懲標準明確、具體、可量化。建立安全教育培訓體系,包含依托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培訓需求挖掘與課程開發機制、安全教育培訓硬件設施和軟件技術保障、“一把手”領銜的講師梯隊、培訓效果評價與改進機制等。通過考評獎懲和安全培訓,壓實安全責任,貫徹安全理念。變電站智慧消防管理體系構成要素(見圖1)。
圖1 變電站智慧消防管理體系構成
2 智慧消防管理體系實施方法
變電站消防建設任務以人防,以技防為重,以物防為保障,運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實現變電站消防工作管理流程、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2.1 建立分級分區管理模式
更新消防管理模式,采用風險結構分解法,將變電站站區的消防風險劃分為三個層次(見圖2)。針對每個層次,詳細闡述消防管理的具體內容和工作要求,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和消防事件處置措施,安排消防管理操作內容。使消防管理工作體系完整、層析清晰、落到實處。
圖2變電站消防風險層次表
2.2 深化消防指標同業對標
同業對標工作力求實效,采用“與標桿比”和“與自身比”兩個維度。根據消防安全規范化管理要求和變電站消防特點,設置對標指標,使對標指標能夠真實反映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實際情況。根據消防同業對標指標,以季度為考核周期開展綜合評價。(1)各地市供電公司安全消防團隊自我評價,按照指標設定的考核標準從基礎做起,建立和完善各種消防安全資料臺賬,隨時發現問題要隨時糾正,各團隊開展工作“回頭看”,查找存在問題和不足,組織全體消防團員進行討論,撰寫工作情況評價報告書和指標完成表。(2)省公司成立專家組開展專業評價,定期檢查和指導,對各消防團隊進行集中評價、考核打分,并統一匯總和系統分析現存問題,落實安全責任,安排各責任部門限期整改。(3)各消防安全團隊依據同業對標結果,深入、客觀地分析問題,查找差距,制定具體有效的改進措施,不斷完善消防管理工作。根據各團隊的綜合評價及排名情況,執行消防考評與獎懲制度。
2.3 創建新型智慧消防系統
國家電網公司推進“三型兩網”建設過程中涉及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信技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專業人才梯隊提供智囊支撐,實現技術前言對接。構建“新型變電站智慧消防系統”,包含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3D可視化仿真模擬系統、虛擬現實VR安全教育培訓系統等。以變電站基礎數據收集為開端,以數據運算處理為手段,對接“互聯網+”構建遠程監控系統,隨時隨地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對變電站內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監測,及時排查設備故障隱患,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問題擴大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依托“新型變電站智慧消防系統”先進技術,對接“虛擬VR”構建模擬培訓系統,通過3D建模技術搭建變電站全場域模型庫,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消防滅火在線演練。
3 實施效果
3.1 提升傳統變電站消防管理,為物聯網建設貢獻力量
從消防終端及其布置方案的實際出發,對每一種消防終端形式和布置方案在消防管理方面進行系統性區分,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風險點消防特性,采用不同形式智能終端,通過區分狀態監測、信息傳感、數據分析、處理控制、數據傳輸等方面的差異,在不同的火災風險等級區域對不同的消防智能終端進行區別,形成具有針對不同消防終端和不同終端布置形式的消防管理方案,并在信息反饋情況、消防事中控制以及消防后處理內容,方面進行消防控制作業內容的細化工作,以增強消防管理的適用性。
依托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梳理、優化消防管理流程,并通過電子化平臺方式固化,確保管理人員按照要求執行,形成記錄可查、流程明晰的管理機制,壓實管理責任。管理流程優化主要體現在全過程管理,相對以往管理模式,區別在于消防管理環節前移。(1)變電站初步設計階段,要求在管理平臺輸入工程名稱,明確負責人員,同時參與消防設計方案討論。(2)變電站設備聯絡會上,管理人員應該對消防設備提出具體要求,尤其是結合平臺大數據分析情況,針對容易發生故障設備、容易發生問題廠家提出明確要求,把好消防設備質量關。同時,明確對消防設備的總體要求,如消防設備粘貼二維碼等,管理人員在此階段將設備廠家名稱錄入平臺。(3)施工過程中,根據設計情況適時組織變電站消防審查,同步將審查意見、終確認方案上傳至平臺。(4)驗收階段,組織施工方進行設備臺賬錄入工作,采用二維碼掃描電子化入庫方式,避免人為錯誤產生。通過以上方式,將方案、設備臺賬全過程資料落實責任到人,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做到臺賬、設備一一對應。驗收結束后,由管理人員制定詳細管理計劃。應用新型智慧消防系統后,變電站內消防設施形成的物聯網和集中控制系統架構(見圖3)。
圖3 變電站消防設施集中控制系統架構圖
通過管理模式變革和新技術變革,優化消防安全管理,提升變電站內消防管理的水平。打破傳統變電站管理體系不完善、消防基礎設施落后、火災事故處理時間長等問題。
通過構建“三全兩化”新型變電站消防管控平臺,構建變電站消防數據庫、預警應急體系,開展智慧防控、處理,實現火災防控的自動化管理、滅火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變電站消防預警反應能力和火災應急處理速度,完善電網運行風險管控機制,進而達到降低變電站火災危害影響程度和提升電網安全運行水平的目標。
通過搭建工程數據平臺,實現工程GIS和BIM場景可視化展示、數據分類結構查閱、三維場景漫游、三維測距、三維剖切、工程信息查詢、工程過程詳情查詢、GIS查詢、模型屬性參數查詢等功能。根據后期發展需要,預留移動端接入的功能。實現“設計-基建-運維一體化”的全壽命周期聯動配合。為設計、建設及運行等各方面的數據共享和集成,提供存儲、展示和交互的平臺,實現電網信息的立體式集成、監測和分析(見圖4)。
圖4 變電站智慧消防管理體系實施效果
4安科瑞智慧消防平臺介紹
4.1平臺結構
4.2平臺主要功能介紹
4.2.1首頁
用戶登錄成功之后進入首頁,如圖所示。主要展示的內容有:項目概況、設備狀態、設備分類、設備報警信息、報警分類、報警統計、設備臺賬信息等。其中百度地圖可以選配成BIM建筑模型,任何傳感器報警時可以在BIM模型中預警顯示。
4.2平臺主要功能介紹
4.2.1首頁
用戶登錄成功之后進入首頁,如圖所示。主要展示的內容有:項目概況、設備狀態、設備分類、設備報警信息、報警分類、報警統計、設備臺賬信息等。其中百度地圖可以選配成BIM建筑模型,任何傳感器報警時可以在BIM模型中預警顯示。
推薦硬件配置清單:(如申請阿里云可忽略)
4.3.2系統現場推薦硬件配置清單:
注:以下配置為針對1個回路選型,其中剩余電流互感器應根據現場回路電流大
4.4產品介紹
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