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舊牌號為KmTB開頭,新牌號為BTM開頭。1.高鉻鑄鐵的牌號和化學成分:
牌號 | 化學成分(分數(shù),%) | ||||||||
C | Si | Mn | Cr | Mo | Ni | Cu | S | P | |
BTMCr12-DT | 1.1~2.0 | ≤1.5 | ≤2.0 | 11.0~14.0 | ≤3.0 | ≤2.5 | ≤1.2 | ≤0.06 | ≤0.06 |
BTMCr12-GT | 2.0~3.6 | ≤1.5 | ≤2.0 | 11.0~14.0 | ≤3.0 | ≤2.5 | ≤1.2 | ≤0.06 | ≤0.06 |
BTMCr15 | 2.0~3.6 | ≤1.2 | ≤2.0 | 14.0~18.0 | ≤3.0 | ≤2.5 | ≤1.2 | ≤0.06 | ≤0.06 |
BTMCr20 | 2.0~3.3 | ≤1.2 | ≤2.0 | 18.0~23.0 | ≤3.0 | ≤2.5 | ≤1.2 | ≤0.06 | ≤0.06 |
BTMCr26 | 2.0~3.3 | ≤1.2 | ≤2.0 | 23.0~30.0 | ≤3.0 | ≤2.5 | ≤1.2 | ≤0.06 | ≤0.06 |
2.高鉻鑄鐵的硬度:
牌號 | 鑄態(tài)或鑄態(tài)去應力處理 | 硬化態(tài)或硬化態(tài)去應力處理 | 軟化退火態(tài) | |||
HRC | HBW | HRC | HBW | HRC | HBW | |
BTMCr12-DT | — | — | ≥50 | ≥500 | ≤41 | ≤400 |
BTMCr12-GT | ≥46 | ≥450 | ≥58 | ≥650 | ≤41 | ≤400 |
BTMCr15 | ≥46 | ≥450 | ≥58 | ≥650 | ≤41 | ≤400 |
BTMCr20 | ≥46 | ≥450 | ≥58 | ≥650 | ≤41 | ≤400 |
BTMCr26 | ≥46 | ≥450 | ≥58 | ≥650 | ≤41 | ≤400 |
高鉻鑄鐵件的加工工藝要領:
(1)鑄造性能稍差,其導熱系數(shù)低,塑性變形差,回縮量大,且有很大的熱裂和冷裂趨向,因而在鍛造工藝上應將鑄鋼件和鑄鐵的優(yōu)點融合在一塊考量,務必完全留意鑄件的補縮現(xiàn)象,其與鑄鋼件一致。因為鋁合金中鉻成分高,易在鐵液表層結膜,因此看上去鐵液流通性差,但事實上流通性還不錯。
(2)外觀宜選用的材料,涂料應選用耐火性高的高鋁粉或鎂粉與乙醇混和拌制。此外,為細晶粒結構和好的表層品質(zhì),在鑄件外型不太繁瑣的情形下,金屬型鑄造也被普遍選用。
(3)高鉻鑄鐵件的回縮量與鑄鋼件相似,模樣鍛造上其線收縮率可按百分之一點八到百分之二完成測算。在砂型鍛造上,其冒口尺寸可按碳素鋼的完成測算,而澆鑄體系則按灰鑄鐵測算,但需把各橫截面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4)因為高鉻鑄鐵件的冒口難于切去,因而外觀時在冒口上宜選用側冒口或易割冒口。
(5)在主要零部件的鍛造工藝制定上,要留意不可以讓鑄件發(fā)生受阻回縮,以防破裂。此外,澆鑄后拆箱熱度過高也容易鑄件破裂,540攝氏度以內(nèi)的緩冷是極為重要的,應以鑄件在鑄型中完全降溫,隨后再拆箱清砂,或拆箱后先勿清砂而堆在一塊圍干砂緩冷。拆箱周邊務必保證干燥,不可存水,不然容易鑄件裂痕。
(6)高鉻鑄鐵件的澆鑄熱度好低一些,可以樹枝晶和共晶結構,并且可防止因熱度過高而的回縮過大及表層粘砂等瑕疵。澆鑄熱度通常比其液相線高55℃前后,輕小件通常把控在1380—420攝氏度中間,壁厚100毫米之上的厚重件把控在1350—1400攝氏度中間。
據(jù)管道材質(zhì),將金屬耐磨管分成以下幾類:
1、自蔓延陶瓷耐磨管(陶瓷復合管),用于洗煤廠、火電廠輸灰、鋼鐵廠、水泥等(該管應用的比較廣泛)。
2、陶瓷貼片耐磨管,用于粉煤灰輸送。
3、堆焊耐磨管,用于海砂輸送。
4、雙金屬高鉻合金耐磨管,用于電廠煤粉。
5、陶瓷環(huán)耐磨管,用于硅粉輸送。
6、橡膠耐磨管,用于選礦廠。
7、聚耐磨管,用于礦漿輸送。
8、鑄石耐磨管,用于煤粉輸送。
10、鎳鎢合金耐磨管,用于高溫惡劣磨損輸送。
11、襯塑耐磨管,用于化工水。
每種材質(zhì)的作用不同,目前主要有前4類材質(zhì),其中陶瓷復合管應用廣泛。需根據(jù)具體工況合理選擇材料。
可見,耐高溫鑄件的淬火仍是應該用油作為淬火介質(zhì)。而淬火后還要選用高溫回火,使退火難以軟化的某些合金鋼的將硬度下降,以利切削加工,使得加工作用更佳。機床床身鑄件的澆注工藝生產(chǎn)中,澆注時應遵循高溫出爐,低溫澆注的原則。因為金屬液的出爐溫度有利于夾雜物的徹底熔化、熔渣上浮,便于清渣和除氣,機床鑄件的夾渣和氣孔缺陷;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則有利于金屬液中的氣體溶解度、液態(tài)收縮量和高溫金屬液對型腔表面的烘烤,避免產(chǎn)生氣孔、粘砂和縮孔等缺陷。因此,在為保充滿鑄型型腔的前提下,盡量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把金屬液從澆包注入鑄型的操作稱為澆注。澆注操作不當會引起澆不足、冷隔、氣孔、縮孔和夾渣等機床鑄件缺陷,和造身傷害。相對來說,消失模鑄造對于生產(chǎn)單件或小批量的汽車覆蓋件,機床床身等大型模具較之砂型有很大優(yōu)勢,它不但省去了昂貴的木型費用,而且便于操作,縮短了生產(chǎn)周期,了生產(chǎn)效率,具有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表面好等優(yōu)勢;另外,鑄件機床加工具有的耐磨性能和消震性能和好的工藝性能奧氏體抗氧化鋼大多采用高溫固溶熱處理,以良好的冷變形性。奧氏體熱強鋼則先用高溫固溶處理,然后在高于使用溫度60~100℃條件下進行時效處理,使組織化,同時析出第二相,以強化基體。耐熱鑄鋼多在鑄態(tài)下使用,也有根據(jù)耐熱鋼的種類采用相應的熱處理的。熱處理珠光體熱強鋼通常經(jīng)正火或調(diào)質(zhì)后使用;馬氏體耐熱鋼用調(diào)質(zhì)處理,以組織,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和高溫強度。鐵素體鋼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為因冷塑性變形加工和焊接所的內(nèi)應力,影響鑄件的因素很多,鑄件的設計工藝性。進行設計時,除了要根據(jù)工作條件和金屬材料性能來確定鑄件幾何形狀、尺寸大小外,還必須從鑄造合金和鑄造工藝特性的角度來考慮設計的合理性,即明顯的尺寸效應和凝固、收縮、應力等問題,以避免或鑄件的成分偏析、變形、開裂等缺陷的產(chǎn)生。第二要有合理的鑄造工藝。即根據(jù)鑄件結構、重量和尺寸大小,鑄造合金特性和生產(chǎn)條件,選擇的分型面和造型、造芯,合理設置鑄造筋、冷鐵、冒口和澆注等。以為保優(yōu)質(zhì)鑄件。第三是鑄造用原材料的。金屬爐料、耐火材料、燃料、熔劑、變質(zhì)劑以及鑄造砂、型砂粘結劑、涂料等材料的不合,會使鑄件產(chǎn)生氣孔、、夾渣、粘砂等缺陷,影響鑄件外觀和內(nèi)部,嚴重時會使鑄件報廢。第四是工藝操作,要制定合理的工藝操作規(guī)程,工人的技術水平,使工藝規(guī)程正確實施。可在650~830℃進行退火處理,退火后快速冷卻,以便迅速地經(jīng)過475℃脆性溫度范圍1、耐熱鋼鑄件耐高溫鑄件在加熱和冷卻的中,都會各自發(fā)生一次相變而重新結晶,我們將此稱之為退火。這種退火,相當普遍地應用于鋼,當然也包括了耐高溫合金鋼。那么耐高溫鑄件究竟是怎么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