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Ti-1、ERTi-2、ERTi-3和ERTi-4或TA1、TA2和TA3這些填充金屬通常被用來焊接工業純鈦。在這些填充金屬中,從ERTi-1到ERTi-4,雜質元素逐漸略有增加。
ERTi-5或TC4這種填充金屬主要用來焊接通常稱之為“6-4”鈦的Ti-6Al-4V合金,在鈦合金焊絲中應用最為廣泛。
ERTi-6或TC7這種填充金屬主要用于焊接Ti-5Al-2.5Sn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ERTi-7這種填充金屬形成的焊縫金屬具有極好的抗腐蝕性,其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與ERTi-2相似。
ERTi-9這種填充金屬的鋁、釩含量大約為ERTi-5中的一般,故又被稱為“半6-4”鈦。
ERTi-15這種填充金屬與ERTi-2相比,抗腐蝕性能較好。
執行標準GB/T 3623-2007
1、施工人員和焊工應佩戴潔凈的白細紗布手套(嚴禁佩戴棉線手套)。
2、經處理的焊區嚴禁用手觸摸和接觸鐵制物品。
3、焊接工作盡可能在室內進行,環境風速應≤0.5m/s,避免受穿堂風影響。
4、焊接時應盡可能采用短弧焊接,采用小的焊接熱輸入,噴嘴與焊件保持70~80度的夾角。
5、對接管定位焊時,其對接間隙一般為0.5mm左右。
6、每道焊縫應盡可能一次焊完,必須接焊的焊縫,在焊前應將接口處清理干凈,焊肉搭接長度為10~15mm。
7、焊接時,焊炬不應左右擺動,焊絲熔化端不得移出氣體保護區。
8、施焊引弧時應提前送氣,熄弧時不能馬上抬起焊炬,應延后供氣,直到溫度降至250℃以下。
9、氣體保護拖罩與焊炬的距離應以最短為佳,與管壁接觸的間隙力求最小。進行管對接焊時,為了達到單面焊雙面成形要求,焊接分兩次進行:一次為封底焊接(封底焊時可以不用填充材料),另一次為成形焊接。多層焊時,必須等前一焊道完全冷卻后,再焊下一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