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I驗廠要求——BSCI
作為BSCI的成員之一,ALDI南集團的所有歐洲營業部,包括供應商,都必須遵守BSCI守則。
該生產守則將推動與當地或國際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其內容包括。
童工
強迫勞工及非法懲罰措施
歧視
工作超時
惡劣的健康安全環境
工資支付不足
自由結社及集體談判
不足的環保措施
賄賂
ALDI的BSCI會員資格也給予了ALDI及其供應商必須要完成獨立的按國際標準進行的社會責任審核項目。ALDI的目標是利用此項目來定期審核本身及供應商的社會責任表現,保證供應鏈的條件滿足標準。
除了BSCI會員資格外,ALDI也參與到了如下國際標準中:
國際勞工準則(ILO)
聯合國全球契約(UNGlobalCompact)
凱冠公司專為Aldi供應商提供Aldi驗廠咨詢服務、針對Aldi驗廠要求提供標準培訓、Aldi驗廠資料,包廣大供應商一次性通過Aldi驗廠審核。
ALDI折扣店的經營模式分析
2006年7月29日,就在全球的零售商沃爾瑪宣布退出韓國不到兩個月內,又宣布退出德國。主要原因不是擁有Real、Metro等大型超市和考夫豪夫老百貨的德國本土的零售企業麥德龍,而是創立于1913年的老牌家族企業、廉價小型超市連鎖店阿迪(ALDI)。阿迪是全球的食品和家庭用品折扣零售商之一,也是位于西門子和寶馬之后的德國第三大品牌。
ALDI之所以取得了如此的成功,主要在于它建立了以低成本戰略為核心的一套簡單的運營管理體系,通過各種措施降低成本,提率,達到利潤化。從而使其即使面對無論是沃爾瑪還是本土麥德龍等大型零售商的競爭仍能保持強大競爭優勢。
(一)降低成本是核心經營理念
盡管ALDI和沃爾瑪都是低成本戰略實施成功的零售商,但在具體實施策略上,ALDI卻與沃爾瑪有明顯的不同。
1、運營管理率,低成本的原則
1)店鋪設計策略:以簡單實用為主,從而減少開支
相對沃爾瑪萬平方米的“超級大賣場”,一般每個阿迪店的營業面積只有750平方米,大大降低了房租與水電的費用。相對沃爾瑪優雅的音樂和柔和燈光下的購物氛圍,阿迪則強調簡單實用為原則:商品都是放在原來的包裝盒里面,它們或靠墻堆積,或放在簡易的貨架上;價格寫在普通紙上,貼在從天花板垂下的貼板上;甚至購物所需的塑料袋也不提供。
凱冠公司專為Aldi供應商提供Aldi驗廠咨詢服務、針對Aldi驗廠要求提供標準培訓、Aldi驗廠資料,包廣大供應商一次性通過Aldi驗廠審核。
2)商品策略:經營品類固定,品種也較少,降低成本。
沃爾瑪“超級購物中心”有15萬種商品,一般超市也有2萬種,而一家典型的阿迪店只有約700種賣品,貨物品種雖少,卻門類齊全,足以滿足生活基本必需。精簡的貨品結構大大降低了阿迪的物流成本,并讓阿迪與供貨商就品質控制和價格談判時處于絕對優勢。
3)人員策略:員工少而精,降低人工成本。
阿迪充分挖掘員工的潛能,員工都是一人身兼數職,理貨、收銀、清潔樣樣通;而且在沒有條碼輸入設備之前,收銀員能對數百種商品的價格倒背如流。
商店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從減少人工而不是降低工資中節約費用”。沃爾瑪一家店近百名員工,阿迪每個連鎖店內一般只有4至5名員工,也遠遠低于普通超市15名員工的平均數字。由此阿迪可以支付員工很高的薪水,但是從整體意義上又做到了節約勞動力成本。
4)促銷方式簡單
相對于沃爾瑪遍布全世界的廣告宣傳,阿迪從來不做廣告。阿迪通常把具體的產品信息貼到店外,但卻足以引起關注。
2、暢通的渠道保證低價優質商品
ALDI超市的商品始終保持比其他超市、賣場更低的價格,但并不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相反它的商品與優質名牌商品質量一樣可靠。
凱冠公司專為Aldi供應商提供Aldi驗廠咨詢服務、針對Aldi驗廠要求提供標準培訓、Aldi驗廠資料,包廣大供應商一次性通過Aldi驗廠審核。
1)堅持自有品牌戰略
90%的商品是ALDI自己的品牌包括從餅干到尿布等等。選擇供應商專門為ALDI提供自有品牌商品,嚴格要求質量,一方面降低了物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為ALDI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形象。
2)強調與供應商合作,嚴格控制質量
阿迪在采購商品時,向供貨商提出自己的質量標準,除了公司派自己人進行檢測外,聘請第三方檢驗機構對商品品質進行檢測。一旦抽樣不合格,商品都會從供應單上毫不客氣地撤下來,供貨商不僅會失去一個大客戶,而且還得付出巨額賠款。
(二)重視消費者需求,注重培育消費忠誠度
阿迪向消費者提供廉價優質商品,體現出其經營始終以消費者為中心,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切身利益。阿迪從不熱衷于“搭售”或“批售”等促銷活動,諸如買一贈一,多買多贈;啤酒成箱地促銷等。因為這種看似實惠的促銷可能恰恰忽視了某些消費群體需求,如眾多的老齡人口及單身家庭。另外,為了突出其質量可靠ALDI在售后服務上秉承著無條件退貨的原則。
(三)倡導“良性競爭”,與競爭對手共同進步
阿迪認為,“通過培養競爭對手,可以讓我們更融洽,比如當有國外連鎖企業涉足德國時,我們一定會攜手抵抗;對競爭對手的培養,可能會使他們變得更強大,但也會逼迫阿迪進一步提升自己。如果阿迪與競爭對手同時進步,或者進步的幅度比對手大,那么阿迪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