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驗廠體系中的內審檢查表
反恐驗廠體系中的內審檢查表
實體安全
1、圍墻是否包圍整個閉合區域的;
2、貨物處理及儲存區域是否有周界圍欄保護,貨物處理區是否內部圍欄以間隔國內、外,高價值及危險貨物。所有圍欄是否定期檢查其完整性及損壞情況。
3、圍墻或柵欄的缺口(進入門)處是否設立大門;大門是否能上鎖
4、大門數目是否已降至最低以便出入安全管理
5、機動車或人員出入的大門是否有人把守或監控
6、車輛停放區域是否有足夠的燈光照明
7、員工車輛/私人車輛是否遠離裝卸區域,并與裝卸貨車輛分開停放
8、建筑物是否使用堅固的材料,是否能防止和抵御外界非法入侵;
9、是否有定期檢查及維修以確保實體結構的完整性;
10、一樓所有窗戶是否有防盜裝置,防止從外面打開。
11、建筑物所有連接外面的門、窗、出入口處圍欄是否都裝有有效、適當的鎖具,鑰匙是否由專人管理,管理人員或保安人員是否有一套完整的鑰匙;
12、當建筑物內沒有人時,所有的門與窗戶是否都已上鎖
13、企業內外包括:出入口處、貨物裝卸及倉儲區域、圍欄及停車區域是否都裝有適當的照明。
14、倉庫內的危險的材料/物品是否有進行標注與隔離,通往這些區域必須進行限制;
15、國際與國內貨物是否有分開存放,并標記;
16、高價值的貨物是否被儲存在倉庫內獨立區域,并明顯增加安全措施;
17、相互不容的貨物是否放在不同的物理區域(如不同的房間或用隔離設施進行隔離)
18、報警系統及視頻監控是否用以監控周界處及阻止貨物處理及倉儲區域的非法入侵;
19、貨物裝卸和存放區是否設立有效的保安系統以防范和阻嚇非授權人員進入;
20、進出口、緊急出口、裝卸貨區的出入口、拖車和集裝箱的裝卸區以及貨物存放區是否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以防止未經授權的進入;
21、保安員是否有對工廠周邊進行巡邏并記錄
22、本公司反恐小組成員的名單及聯系方式是否有公示;
23、公司是否建立一套內部的通訊系統(電話/無線對講/報警開關)能夠通知反恐小組;
24、公司是否有一種通訊方式能保證與外界治安管理機構取得聯系。
門禁系統
1、對已經離職員工的廠牌是否有進行回收處理。
2、是否發放給所有員工一個帶有姓名、職位、部門與照片的工作證件/掛牌;
3、員工在工廠內所有時間是否都有佩帶工作證件/掛牌;
4、來訪人員是否有出示身份證/或帶照片的有效證明,以供保安員進行身份鑒別;
5、當身份被證實,訪問者是否進行登記;
6、訪問者是否有佩帶訪客證件/掛牌,并且通過掛牌是否能很容易區別于公司的員工;
7、訪問者是否有工廠人員陪同/監督
8、到達的物品或信件是否在發放前進行檢查。
9、長期在工廠內活動的訪客(如施工人員)是否有臨時工作證件或持牌識別;
10、包裝/倉庫/裝運/集裝箱停放區域是否與其他區域分開,進入這些區域是否有相關程序進行授權與識別;
11、包裝/裝運區域是否有措施限制員工在這些地方的穿越行為。
貨柜安全
1、工廠是否制訂相應的程序確保進出貨物的安全;
2、貨物是運輸是否安排押運人員護送,并且護送人員需要在運送過程中是否配備與工廠聯系的聯絡設備(如手機);
3、是否制定貨物監控程序。
4、是否制定裝貨前查驗貨柜/掛車(拖車)完整性,包括柜門的鎖閉裝置的可靠性的書面程序;
5、在集裝箱裝貨前是否有對集裝箱進行安全檢查;
6、在裝柜過程中是否有安全反恐小組成員進行全程監督;
7、裝柜區域是否只允許授權人員進入;
8、集裝箱是否使用一次性封條;
9、貨柜封條:是否制定關于滿載貨柜如何加封的書面程序;
10、是否只有指定的人員可以分配到貨柜封條;
11、貨柜是否被放置在專門的安全區域以防止非授權的入侵。
人事安全
1、是否有書面的招聘程序/指引;
2、是否有要求所有雇員都需要填寫簡歷/申請表并保存;
3、人事行政部與用人部門是否都有安排人員對應聘者進行面談;
4、所有應聘人員的背景調查是否都在合法的范圍內;
5、對應聘者的求職申請資料(如工作經歷及介紹人)是否在聘用前查驗。
6、工廠是否對所有員工的身份證件復印件進行保存;
7、是否制定對離職人員的工作證、工具、鑰匙及系統進入權限的移交/解除的程序;
8、是否有每天將離職的人員名單交給保安處。
安全培訓與警覺意識
1、是否對全員(不僅是安全人員)都進行了基本安全教育培訓;
2、對全員的培培是否包含了保持貨物完整性,辨識內部威脅及加強門禁管理方面的內容;
3、是否對收防恐小組成員提供額外的安全意識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