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水性質各異,應根據不同情況,現場調試或作燒杯試驗,取得最佳使用條件和最佳投藥量以達到最好的處理效果。
1 使用前,將本產品按一定濃度(10-30%)投入溶礬池,注入自來水攪拌使之充分水解,靜置至呈紅棕色液體,再兌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投加混凝。水廠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業廢水處理直接配成5-10%投加。
2 投加量的確定,根據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調試或燒杯實驗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制水廠可以原用的其它藥劑量作為參考,在同等條件下本產品與固體聚合氯化鋁用量大體相當,是固體硫酸鋁用量的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體產品,可根據相應藥劑濃度計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 使用時,將上述配制好的藥液,泵入計量槽,通過計量投加藥液與原水混凝。
4 一般情況下當日配制當日使用,配藥需要自來水,稍有沉淀物屬正常現象。
5 注意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1) 凝聚階段:是藥液注入混凝池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分)攪拌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2) 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的湍流程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10-15min),至后期可觀察到大量 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 燒杯實驗先以150轉/分攪拌約6分鐘,再以60轉/分攪拌約4分鐘至呈懸浮態。
(3) 沉降階段: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于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相互碰撞結大,至后期余濁基本不變。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分慢攪5分鐘,再靜沉10分鐘,測余濁。
6 強化過濾,主要是合理選用濾層結構和助濾劑,以提高濾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質的重要措施。
7 本產品應用于環保、工業廢水的處理,使用方法與制水廠大體相同,對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處理,輔以助劑作用效果甚佳。
8 采用化學混凝法的企業,原用的設備無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設溶礬池即可使用本產品。
9 本產品須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熱的地方(< 80℃,切勿損壞包裝,產品可長期儲存)。
10 本產品必須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設備和加藥設施應采用耐腐蝕材料。
本產品廣泛應用于生活飲用水,工業循環水及化工、石油、礦山、造紙、印染、釀造、鋼鐵、煤氣等行業工業廢水的凈化處理,對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水源均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使用時,一般將液體聚合硫酸鐵配成10%--50%的水溶液(在源水濁度較高時可直接投加),固體聚合硫酸鐵配成10%--30%的水溶液,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將配好的溶液按最佳的條件和藥量投入,經充分攪拌后可得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用量可根據原水的不同渾度,測定最佳投藥量,一般混濁(濁度在100-500mg/L)水,每千噸使用本品30-50公斤,非飲用水高濁度工業污水可適當投加量 。
工業廢水處理時,將一等品聚合硫酸鐵稀釋至1-2倍的水溶液。在源水濃度較高、處理水量較大時,可直接投加。然后根據試驗室模擬試驗的結果按最佳的工藝條件和藥量投加,經充分攪拌、混凝沉降后,可以得到澄清的出水。
凈水廠亦可稀釋2-5倍后投加。投加量的確定,根據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調試或燒杯實驗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制水廠可以原用的其它藥劑量作為參考,在同等條件下本產品與固體聚合氯化鋁用量大體相當,是固體硫酸鋁用量的1/2-1/3。如果原用的是液體產品,可根據相應藥劑濃度計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大量實踐證明,普通聚合硫酸鐵在多數情況下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一般情況下需要根據使用介質、使用地點進行劑型選擇試驗來確定合適的23黔SC應用科技劑型和初步使用量,再進行工業化動態試驗來確定最佳投藥點和最佳投藥里。以利于聚合硫酸鐵在礦冶領域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