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問題
國家認監委與歐洲良好農業規范組織(EUREPGAP)簽署了技術合作備忘錄,國家標準委制訂發布我國良好農業規范(CHINAGAP)11個標準,國家認監委和國家標準委在我國的14個省開展良好農業規范標準培訓和認證試點工作。因此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對于保證農產品安全,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推動“三農”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出口農產品源頭污染問題,幫助農產品生產企業跨越國外技術貿易壁壘
源頭污染尤其是農獸藥殘留超標一直是困擾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問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后,這個矛盾更加突出。良好農業規范(GAP)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土壤、水源條件,農藥、化肥等化學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推行良好農業規范(GAP),將從根本上解決出口農產品源頭污染問題,幫助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跨越進口國技術壁壘,擴大出口。
目前,一些日本客戶已向我國出口企業索要GAP認證證書,希望據此與日本交涉,要求對通過認證的產品只檢測種植、養殖過程中使用的農藥,對未記錄使用的農藥不進行檢測,這樣企業的檢測成本和通關時間就可以大幅縮減。這些建議日本正在研究之中。
歡迎來電咨詢 深圳市凱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邢小姐 聯系方式:0755-28377534-803/13302430016(微信同號) QQ:2313063247 郵箱:szkaiguan06@163.com 官網 http://www.szkaiguan.com/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草堆街30號三鼎電商文創園A棟502 |
三、驗廠輔導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將進一步完善原料的溯源問題
四、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可以提高國外客戶對我國農產品的認可和信賴程度,幫助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獲取國際高端市場的通行證
歐盟以及國際上許多大型采購商將通過EUREPGAP認證作為農產品供應商的準入條件,比如,荷蘭超市從2004年1月1日起不再采購未經Eurepgap認證的某些農產品。今年,國家認監委將與歐洲良好農業規范組織達成互認協議,獲得CHINAGAP一級認證證書的企業將同時獲得EUREPGAP證書,這意味著通過CHINAGAP一級認證的企業將獲得擴大歐盟以及其它發達國家農產品高端市場的先機。我國大連蘋果獲得EUREPGAP認證后,被擁有300余家超市會員的歐洲超市聯盟接納,通過認證的蘋果進入歐洲高端市場獲得更高的售價,為大連蘋果創造了更廣闊的國際發展空間。馬來西亞自2000年推廣EUREPGAP以來,農產品出口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五、推行良好農業規范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內在品質和安全衛生水平,同時,通過認證的企業將在歐洲的EUREPGAP網站和我國認證機構的網站上公布,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自身形象和知名度,因此,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將大幅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六、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可以加快農業標準化、現代化進程
我國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現代化還很薄弱,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差距較大,這也是制約我國農業生產高速發展的瓶頸。因此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可以優化農業生產組織形式,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推動我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GAP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實行農產品質量責任的追溯制度,這正是完善我國農產品認證制度、提高認證的公信度的根本途徑。追溯制度的核心是農業生產檔案制度,同時包括商標和各種標志的規范使用,以及產品的標識問題,這些正是我國亟待強化的領域。只有真正健全并全面推行追溯制度,各級才能從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擔憂和事故的困擾中根本解脫出來,廣大老百姓才能真正放心購買農產品。
七、推行良好農業規范有良好的先行條件
從本質上講,GAP是農產品的綜合質量(包括外觀、內質與安全性)保障體系,強調全程質量控制和可追溯性,與我國正在實施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等相比顯得更加科學、完善。GAP體系允許合理使用化學投入品,因而生產者比較容易接受,較符合我國國情,有良好的先行條件。同時2000年以來,我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標準體系、開展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和完善質量檢測體系等,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已大為提高;以此同時,2003年以來我國已率先在藥品生產企業推行GAP,我國有少量企業獲得了國外認證機構的GAP認證,因而GAP對我國并不陌生。事實上,國內有一些企業和生產基地的標準化水平已經接近或達到GAP的要求,如果對其開展GAP認證,推動我國農產品質量認證與國際接軌,對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對擴大出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注食品安全,關鍵在于要預防整個食品安全鏈的危害,推行HACCP體系,能夠保證加工過程的質量安全,推行良好農業規范(GAP),能夠保證種植、養殖、采收、運輸等過程的質量安全,還能夠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因此,二者的有機結合,能夠真正做到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所以各相關部門應大力鼓勵支持推行良好農業規范,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有關機構組織應在技術上、標準上提供保障,通過3-5年的努力,應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