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
粉塵,指可燃性粉塵在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明火或高溫),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化學反應速度極快,同時釋放大量的熱,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系統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以及光和熱的輻射,具有很強的破壞力。
粉塵多在伴有鋁粉、鋅粉、鋁材加工研磨粉、各種塑料粉末、有機合成藥品的中間體、小麥粉、糖、木屑、染料、膠木灰、奶粉、茶葉粉末、煙草粉末、煤塵、植物纖維塵等產生的生產加工場所
特點危害
影響因素
物理化學性質

粉塵的影響因素
物質的燃燒熱越大,則其粉塵的危險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塵等;越易氧化的物質,其粉塵越易,例如鎂、氧化亞鐵、染料等;越易帶電的粉塵越易此起。粉塵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用,產生的靜電不易散失,造成靜電積累,當達到某一數值后,便出現靜電放電。靜電放電火花能引起火災和事故。粉塵還與其所含揮發物有關。如煤粉中當揮發物低于10%時,就不再發生,因而焦炭粉塵沒有危險

粉塵濃度極限--表1
性。
顆粒大小
粉塵的表面吸附空氣中的氧,顆粒越細,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發生,而且,發火點越低,下限也越低。隨著粉塵顆粒的直徑的減小,不僅化學活性增加,而且還容易帶上靜電。 [4]
粉塵的濃度
與可燃氣體相擬,粉塵也有一定的濃度范圍,也有上下限之分。但在一般資料中多數只列出粉塵的下限,因為粉塵的上限較高。一些粉塵的特性列于表1(右側)。
特點
(1)多次是粉塵的大特點。
第一次氣浪,會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在后短時間內中心區會形成負壓,周圍的新鮮空氣便由外向內填補進來,與揚起的粉塵混合,從而引發二次。二次時,粉塵濃度會更高。 [1]
(2)粉塵所需的小點火能量較高,一般在幾十毫焦耳以上。
(3)與可燃性氣體相比,粉塵壓力上升較緩慢,較高壓力持續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破壞力強。
主要危害
(1)具有極強的破壞性。粉塵涉及的范圍很廣,煤炭、化工、醫藥加工、木材加工、糧食和飼料加工等部門都時有發生。
(2)容易產生二次。第一次氣浪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在后的短時間內中心區會形成負壓,周圍的新鮮空氣便由外向內填補進來,形成所謂的“返回風”,與揚起的粉塵混合,在第一次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二次時,粉塵濃度一般比一次時高得多,故二次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例如,某硫磺粉廠,磨碎機內部發生,波沿氣體管道從磨碎機擴散到旋風分離器,在旋風分離器發生了二次,波通過后在旋風分離器上產生的裂口傳播到車間中,揚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藝設備上的硫磺粉塵,又發生了。
(3)能產生有毒氣體。一種是一氧化碳;另一種是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氣體。毒氣的產生往往造成過后的大量人畜中毒傷亡,必須充分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