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公司債受理增至119單 擬發行金額突破7000億元 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04-1807:15證券日報官方帳號 2020-04 17 文 | 宓迪 自3月份以來,注冊制公司債規模進一步提升。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6日,滬深交易所受理注冊制下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增至119單,擬發行金額7093.28億元。 根據證監會此前發布的《關于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注冊制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0年3月1日起,公司債券公開發行實行注冊制。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由證券交易所負責受理、審核,并報證監會履行發行注冊程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債開始實行注冊制,意味著債券發行更加市場化,其意義在于更便利企業進行直接融資。因此,給債券市場帶來的變化是發債周期將會縮短,而且簡化發行程序,提高發債人積極性。 數據顯示,上述119單中,提交注冊54家,注冊生效12家。“近期的發行情況體現出注冊發行效率的提高和便捷度的提升。”東方金誠首席債券分析師蘇莉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也可以從滬深交易所的首只注冊制公司債中得到體現。3月16日,發行人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注冊制下上交所首單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簿記發行。該公司適用優化融資監管審核流程,項目從申請受理、審核、注冊至簿記發行歷時僅11個工作日,公司債券審核注冊效率大幅提升,債券發行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3月16日,深交所首只注冊制公司債券成功簿記,發行人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主承銷商為光大證券。此單項目適用深交所優化審核程序,從項目申報至完成注冊僅用7個工作日,債券發行金額20億元,期限3+N年,票面利率3.4%。據了解,本期債券為附次級條款的可續期債券,是公司債實施注冊制后獲批的首個特殊品種公司債券,為發行人降低杠桿率和增加投資規模發揮了重要作用。 蘇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注冊制有助于提高效率、縮短周期、提升融資便捷度,促進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容;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發行人新增投資需求減緩,投資人避險情緒短期難以有效緩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規模放量的可能。 劉向東表示,由于企業發債行為交由市場決定,有必要強化企業信息披露和信用評級中介機構的責任,從而使各利益相關者都能盡職盡責。隨著注冊制的穩步推進,債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也會提速,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關注中國債券市場。 近期,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除個別超大城市外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h口制度。建立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