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事特機架式ups電源EA900系列1kVA-10kVA產品介紹
產品名稱:易事特在線高頻系列EA900RT系列機架式UPS
EA900RT系列 機架式 UPS
額定容量:1kVA-10kVA
工作方式:在線式
應用領域:服務器、存儲器、辦公終端、寬帶接入..
產品介紹
第二代EA900系列1kVA-10kVA UPS是易事特公司集最新研發成果和應用經驗,設計、制造的新一代通用型UPS電源,采用先進的DSP數字化控制技術,有效提升了產品性能和系統可靠性,并實現更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和小型化。同時為了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針對國內外中小企事業單位以及小型供電環境需求而專門推出的高端小功率在線式UPS電源產品,可為用戶的部門級服務器、小型局域網、工作站、工控機、小型醫療設備,及其它小型精密電子儀器提供高可靠電源保護。
產品特點
智能管理
具有故障自診斷、自保護功能,故障信息一目了然,維護工作輕松快捷。
采用自動均浮充切換的充電設計。
提供RS232/SNMP監控接口,監控軟件具電源事件記錄和分析功能,多種組網方案,支持TCP/IP協議,可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
穩定可靠
基于DSP全數字化的控制技術,簡化控制電路,電路的靈活性和可靠性更高。
集短路、過載、過熱、輸出過欠壓保護及逐波限流技術等,系統運行更穩定。
功率器件設計余量大,系統運行更可靠。
綠色環保
內置EMC濾波器和雙重防浪涌保護,負載用電更安全。
高輸入功率因素,對電網的污染極小。
PFC輸入功率因數校正技術,降低輸入諧波電流,減少對電網的污染。
符合ROHS要求,滿足高電磁兼容標準ClassB。
高效節能
純在線雙變換設計,隔離、濾除電網的各種諧波和故障。
提供負載最佳的供電質量。
具備ECO經濟工作模式選擇功能,降低能耗,運行效率高達94%以上。
智能風扇調速,降低噪音和節約能耗。
高功率密度設計,占用空間小,整機運行效率更高。
靈活適用
機架式和塔式兼容式設計,19寸機架和塔式安裝隨心所欲。
220V,50Hz/60Hz電源標準可由面板靈活設置。
LCD顯示方式隨機架或塔式安裝方式的不同,自由旋轉,方便用戶查看。
簡單通過增加電池模塊實現后備時間的增加。
特殊設計
輸出功因0.9,比普通機型帶載提高13%。
超寬的電網電壓/頻率輸入范圍,方便燃油發電機的接入,避免電池頻繁放電,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直流冷啟動功能,可利用電池開機,方便應急備用供電。
組合鍵方式的開關機功能,避免用戶誤操作。
智能監控選配件
SNMP卡:基于TCP/IP協議的遠程監控管理。
AS400卡:干接點信號輸出傳輸卡。
USB卡:基于單機通訊的監控管理。
RS485卡:基于MODBUS協議的485通訊。
智能監控
本系統能夠實現對UPS工作狀態,進行遠程集中監控,具有遙測、遙信、遙控、自動報警等功能。可以在生產運營中根據實際的情況調整管理方法,也為生產第一線的值班人員減輕了負擔,徹底解決在過去由人工巡視和人工記錄日志的生產模式,完全由計算機全天候自動化處理,同時也避免了由人為原因造成的安全隱患。
50/60Hz電源系統自適應
自動識別并適應50Hz/60Hz電源系統,滿足不同電源系統要求。
變頻功能
支持50Hz輸入/60Hz輸出或者60Hz輸入/50Hz輸出變頻模式,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
面板設定功能
ECO設定。
電池EOD點可由面板靈活設置,電池利用率最大化。
輸出電壓設定208V/220V/230V/240V。
ups電源 蓄電池 氣體分析儀 在線檢測 工業過程數據分析 效能您的熱線:15069089221(24小時) 事務扣扣:903417427
(因為頁面本錢有限,發布信息不全部,如需得知更多信息,類型及報價,等候致電或許加扣扣索要更多資料!)
作為負載用電可靠保障的UPS電源,在各行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UPS的研發和應用已有幾十年的歷程,現有的各種品牌、機型和架構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而在實際案例中,有些用戶卻因選擇了不適合的UPS產品而對供電系統帶來隱患或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為此,數據中心的UPS電源及其供電架構的選擇和配置值得令人關注。
施耐德電氣日前發布的《UPS如何選擇、配置和降低成本》白皮書,為用戶在選擇UPS和配置架構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文章指出,由于面臨IT設備不斷增多、用電量加劇、機房空間緊張、節能降耗需求等挑戰,用戶在選擇UPS時,應重點考慮適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節能減排、運維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1 根據需求選擇適用的UPS
隨著UPS技術的成熟與進步,行業廠商開發并提供了工頻機型、高頻機型、模塊化機型和專用工業機型等多種UPS。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用的機型。
2 單相或三相UPS的選擇
根據UPS要保護的負載以及設備的電壓范圍或功率值,就可以確定是需要單相還是三相UPS。通常情況下,20kVA或更低的負載可以采用單相UPS,而功率較大的負載則需要三相UPS。
如果確定采用三相UPS,那么需要確定使用三相輸入/單相輸出配置還是三相輸入/三相輸出配置?這與負載類型有關。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等IT設備通常使用單相電源,如磁共振成像系統(MRI)等醫療設備或大型工廠車間機器可能使用三相電源。
在需要三相輸入/三相輸出UPS的情況下,負載平衡問題將會很棘手。例如在石油天然氣等行業中,不希望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其負載平衡的問題,因此通常選用三相輸入/單相輸出UPS。
另一方面,使用三相輸入/三相輸出的優勢在于可以采用集中式電源保護方案,使用一臺大型UPS用于保護整棟建筑物或一組關鍵電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簡化用戶的電源保護方案。
3 如何確定UPS和電池容量
3.1 UPS的容量
根據所保護的負載的能耗確定UPS容量。UPS基本容量E與負載能耗P的關系如下:
E≥1.2P
應考慮其運行時不超過其額定容量的60%至70%,出于安全性和將來擴容的需要,實際上40%至50%更常見。
3.2 電池的容量
電池容量的計算可按恒電流法或恒功率法進行計算。
一個粗略估算法如下:
UPS功率(VA)×后備時間(h)÷UPS啟動直流電壓(V)=電池容量(Ah)
3.3 后備時間的選擇
當市電中斷時客戶所需后備時間的長短取決于現場是否有發電機。如果現場有發電機,那么在發電機啟動之前,客戶只需要一兩分鐘的延時來為負載供電即可。如果現場沒有發電機,UPS將單獨為負載供電,必須確定客戶需要多長時間。
4 功能的選擇
UPS供電系統所具備的功能對于系統的運維管理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用戶所關注的功能主要有:遠程管理、自動關機、冗余、斷電通知、電池更換警告、環境控制、狀態顯示、事件日志等。
5 UPS的供電架構配置
按可靠性高低依次增加,UPS五種供電架構配置如下:
(1)滿容量或N設計
N系統包括單個UPS或一組UPS,其容量與關鍵負載容量相匹配,如圖1所示。
N冗余配置的缺點是如果UPS出現問題,負載可能不會得到保護。特別是在具有多個模塊的三相UPS中,這種結構帶來了多個單點故障的風險。
(2)串聯冗余
通過隔離冗余配置,主UPS通常為負載供電,而第二級UPS則為主UPS的靜態旁路供電,如圖2所示。這要求主UPS具有用于靜態旁路電路的單獨輸入。如果主UPS所帶負載切換到靜態旁路,那么第二級UPS會立即承載全部負載,而非將其轉移到市電回路。該設計提供了一種增加冗余而無需完全替換已有UPS的方法。但其復雜程度大為提升,增加了更多的器件,引入了新的故障風險,從而導致可靠性降低。
(3)并聯冗余(N+1)
并聯冗余配置由多個容量相同的UPS并聯運行并提供公共輸出總線。如果“備用”UPS容量至少等于一個UPS的容量,則該系統被認為是N+1冗余,如圖3所示。與串聯冗余結構相比,故障概率較低,因為所有UPS始終在線運行。這也是一種更簡單、更具成本效益的結構。
(4)分布式冗余
分布式冗余設計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發的,用以提供完全冗余的能力而無需增加相關成本。這種設計通常用于大型數據中心,尤其是金融機構。此設計將用到3個或以上帶有獨立輸入和輸出饋線的UPS,輸出總線通過多個PDU連接到關鍵負載,在某些情況下還連接到靜態轉換開關(STS)。STS有兩個輸入和一個輸出。其通常接受來自兩個不同UPS的電源,并為負載提供來自其中一個UPS的電源。如果主UPS發生故障,STS將在大約4到8毫秒內將負載切換到輔助UPS,從而始終為負載提供電源保護。
這種方案效率較低,因為UPS通常在遠低于滿載的情況下運行。如圖4所示。
(5)系統+系統(2N,2N+1)
“系統+系統”模型是業內公認的最可靠的設計。該設計可以組成一個可能永遠不需要將負載切換到市電的UPS系統,因為這個設計旨在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單點故障。
與分布式冗余方案一樣,對于如何配置系統+系統模型存在許多選項,其中還包含多種架構,其中包括:串聯并行、多并行總線、雙端系統、2(N+1)、2N+2、[(N+1)+(N+1)]和2N。根據用戶的需求,其架構設計可能很簡單,也可能非常復雜。
該設計需要兩路供電來支持所有關鍵負載,并實現從系統的進入端一直到末端,即關鍵負載端的完全冗余。
毫無疑問,由于冗余組件的數量及其較低的能效水平,系統+系統的系統設計在五個系統中成本最高。但考慮到其所保護負載的重要性,這種設計的高成本是合理的。實際上,許多大型企業都使用這種設計來保護他們的關鍵負載。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出如下建議:
(1)在選擇和配置UPS及其供電架構時,不要過分追求降低前期建設成本,要選購知名廠商的UPS和電池。要著眼于降低后期的運行和管理成本,盡快收回前期建設的投資;
(2)鋰電池的研發和應用現已成為業界技術潮流,不管在動力或儲能領域,應充分重視鋰電池的安全性。
隨著現代電力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供電質量要求也明顯提高,隨著電子器件和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使UPS在控制、結構、管理體系方面得到了加強和完善。只要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充分了解各種品牌的技術特點和系統方案,一定能選擇到最適合的UPS以及供電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