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能蓄電池SN-12V17CH(12V17AH)閥控式蓄電池 產品簡介:
ups電源 蓄電池 氣體分析儀 在線檢測 工業過程數據分析 效能您的熱線:15069089221(24小時) 事務扣扣:903417427
(因為頁面本錢有限,發布信息不全部,如需得知更多信息,類型及報價,等候致電或許加扣扣索要更多資料!)
作為負載用電可靠保障的UPS電源,在各行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UPS的研發和應用已有幾十年的歷程,現有的各種品牌、機型和架構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而在實際案例中,有些用戶卻因選擇了不適合的UPS產品而對供電系統帶來隱患或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為此,數據中心的UPS電源及其供電架構的選擇和配置值得令人關注。
賽能CNF系列產品是賽能公司根據太陽能,風能,風光互補儲能型蓄電池的使用要求,配合市場的需求, 在原有的鉛酸電池基礎上進行技術整改后推出的新型太陽能專用儲能鉛酸蓄電池,改良后的產品適應了太陽能系統每天循環充放電和長時間,深循環放電的工作要求.
產品優越性:
· 環保:電池密封性好,無電池泄漏現象,電池配方中不含對環境有污染和不易回收的銻,鎘等金屬物質,真正保證了電池的環保和安全。
· 適應性: 較寬的使用溫度范圍(-30—50℃),電池可橫向放置,并設有端子和連接線兩種輸出方式,適合各種安裝方式
· 深放電性能:深度放電后回充電性能強,甚至在放電后未及時補充電的情況下,容量也能 100%得到回充.能迎合了高頻率、深程度放電的需要.
· 長壽命: 計算機精設計的耐腐蝕鉛鈣鉛合金板柵、ABS耐腐蝕材料的使用和極高的密封反應效率保證了賽能蓄電池的長壽命。
· 抗短路性能: 高機械強度的隔板的應用,避免了短路的產生
· 內阻低,充電接受能力強
ups不間斷電源使用的9大注意事項
(1)UPS不間斷電源在選配上要留一定余量,如4KVA的負載,UPS電源的應配置5KVA以上。
(2)UPS電源應避免頻繁開、停機, 好在長時間開機狀態。
(3)新購的UPS電源應進行充放電,這樣有利于延長UPS電源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采用恒壓充電,充電初始電流不得大于0.5*C5安培(C5可以用電池的額定容量計算出),每個電池的電壓控制在2.30~2.35V,以免損壞電池。充電電流連續3小時不變,證明電池已充足,一般充電時間為12~24小時。
(4)如廠用電一直正常,UPS電源就沒有工作的機會,其電池在長期浮充狀態有可能損壞,應定期對UPS電源進行充放電,這樣不僅可以活化電池,也可檢驗UPS電源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5)要定期檢查UPS電源,每月檢查一次浮充電壓,如浮充電壓低于2.2V,應對整組電池進行均衡充電。
(6)要經常用軟布擦試電池,以保持電池表面清潔。
(7)UPS不間斷電源運行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因使UPS電源運行過程中溫度范圍控制在20℃~25℃內,以延長UPS電源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在沒有空調的環境中,UPS電源的溫度控制尤為重要。
(8)UPS電源在使用后應立即進行充電,使電池恢復到正常狀態。
(9)外接電池組至UPS電源的距離盡量短,導線的截面積應盡量大,以增大導線的導電量,減少線路上的電能損耗,尤其是大電流工作時,線路上的損耗更不可忽視。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迅速推廣和應用普及,未來的人類社會將演變成為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社會,而承載這些關鍵技術的ICT(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將成為這個智能世界的基石,而數據中心則是ICT的關鍵環節。
1月25日下午,華為網絡能源召開了精品發布會線上直播,主題便是數據中心。
在華為網絡能源中國區總工張廣河看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國內的數據中心建設也在高速增長,未來隨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國內的數據中心產業必然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大數據時代,能源系統可靠性如履薄冰,網絡系統故障50%以上由能源系統問題導致,故障一旦發生,便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在此背景下,提高網絡能源穩定性,保障網絡系統正常運行成為用戶迫切需求。
張廣河表示,華為頻繁發布新產品,是因為公司充滿創新動力,而與合作伙伴有機結合形成的創新則是為了解決客戶的痛點、給客戶帶來價值。
“華為和伙伴、客戶一起實現最佳解決方案,能力和價值層層遞進。”張廣河表示,第一個層面,華為和合作伙伴分別提供單個產品和產品級服務,客戶可以獲取單一產品上下游價值;第二個層面,華為和伙伴分別提供解決方案和總體集成服務,客戶獲得場景化方案和整體價值;第三個層面,華為和伙伴分別提供軟件平臺和增值開發,客戶獲得客戶化應用和高端價值。
據介紹,目前華為正沿著數據中心全面云化戰略前進,著重在設備、網絡、業務、運營等方面發力,并采用 新的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秉承“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理念,讓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變得更可靠、更高效、更簡單,從而有效地支撐了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根據第三方發布的2018年數據報告,華為模塊化數據中心市場份額提升至24.3%,業績同比增長超25%,連續四年在數據中心市場的份額都為第一;同時,在模塊化UPS市場,華為模塊化UPS也以30.5%的市場占有率高,連續3年領跑中國區市場。
施耐德電氣日前發布的《UPS如何選擇、配置和降低成本》白皮書,為用戶在選擇UPS和配置架構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文章指出,由于面臨IT設備不斷增多、用電量加劇、機房空間緊張、節能降耗需求等挑戰,用戶在選擇UPS時,應重點考慮適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節能減排、運維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1 根據需求選擇適用的UPS
隨著UPS技術的成熟與進步,行業廠商開發并提供了工頻機型、高頻機型、模塊化機型和專用工業機型等多種UPS。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用的機型。
2 單相或三相UPS的選擇
根據UPS要保護的負載以及設備的電壓范圍或功率值,就可以確定是需要單相還是三相UPS。通常情況下,20kVA或更低的負載可以采用單相UPS,而功率較大的負載則需要三相UPS。
如果確定采用三相UPS,那么需要確定使用三相輸入/單相輸出配置還是三相輸入/三相輸出配置?這與負載類型有關。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等IT設備通常使用單相電源,如磁共振成像系統(MRI)等醫療設備或大型工廠車間機器可能使用三相電源。
在需要三相輸入/三相輸出UPS的情況下,負載平衡問題將會很棘手。例如在石油天然氣等行業中,不希望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其負載平衡的問題,因此通常選用三相輸入/單相輸出UPS。
另一方面,使用三相輸入/三相輸出的優勢在于可以采用集中式電源保護方案,使用一臺大型UPS用于保護整棟建筑物或一組關鍵電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簡化用戶的電源保護方案。
3 如何確定UPS和電池容量
3.1 UPS的容量
根據所保護的負載的能耗確定UPS容量。UPS基本容量E與負載能耗P的關系如下:
E≥1.2P
應考慮其運行時不超過其額定容量的60%至70%,出于安全性和將來擴容的需要,實際上40%至50%更常見。
3.2 電池的容量
電池容量的計算可按恒電流法或恒功率法進行計算。
一個粗略估算法如下:
UPS功率(VA)×后備時間(h)÷UPS啟動直流電壓(V)=電池容量(Ah)
3.3 后備時間的選擇
當市電中斷時客戶所需后備時間的長短取決于現場是否有發電機。如果現場有發電機,那么在發電機啟動之前,客戶只需要一兩分鐘的延時來為負載供電即可。如果現場沒有發電機,UPS將單獨為負載供電,必須確定客戶需要多長時間。
4 功能的選擇
UPS供電系統所具備的功能對于系統的運維管理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用戶所關注的功能主要有:遠程管理、自動關機、冗余、斷電通知、電池更換警告、環境控制、狀態顯示、事件日志等。
5 UPS的供電架構配置
按可靠性高低依次增加,UPS五種供電架構配置如下:
(1)滿容量或N設計
N系統包括單個UPS或一組UPS,其容量與關鍵負載容量相匹配,如圖1所示。
N冗余配置的缺點是如果UPS出現問題,負載可能不會得到保護。特別是在具有多個模塊的三相UPS中,這種結構帶來了多個單點故障的風險。
(2)串聯冗余
通過隔離冗余配置,主UPS通常為負載供電,而第二級UPS則為主UPS的靜態旁路供電,如圖2所示。這要求主UPS具有用于靜態旁路電路的單獨輸入。如果主UPS所帶負載切換到靜態旁路,那么第二級UPS會立即承載全部負載,而非將其轉移到市電回路。該設計提供了一種增加冗余而無需完全替換已有UPS的方法。但其復雜程度大為提升,增加了更多的器件,引入了新的故障風險,從而導致可靠性降低。
(3)并聯冗余(N+1)
并聯冗余配置由多個容量相同的UPS并聯運行并提供公共輸出總線。如果“備用”UPS容量至少等于一個UPS的容量,則該系統被認為是N+1冗余,如圖3所示。與串聯冗余結構相比,故障概率較低,因為所有UPS始終在線運行。這也是一種更簡單、更具成本效益的結構。
(4)分布式冗余
分布式冗余設計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發的,用以提供完全冗余的能力而無需增加相關成本。這種設計通常用于大型數據中心,尤其是金融機構。此設計將用到3個或以上帶有獨立輸入和輸出饋線的UPS,輸出總線通過多個PDU連接到關鍵負載,在某些情況下還連接到靜態轉換開關(STS)。STS有兩個輸入和一個輸出。其通常接受來自兩個不同UPS的電源,并為負載提供來自其中一個UPS的電源。如果主UPS發生故障,STS將在大約4到8毫秒內將負載切換到輔助UPS,從而始終為負載提供電源保護。
這種方案效率較低,因為UPS通常在遠低于滿載的情況下運行。如圖4所示。
(5)系統+系統(2N,2N+1)
“系統+系統”模型是業內公認的最可靠的設計。該設計可以組成一個可能永遠不需要將負載切換到市電的UPS系統,因為這個設計旨在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單點故障。
與分布式冗余方案一樣,對于如何配置系統+系統模型存在許多選項,其中還包含多種架構,其中包括:串聯并行、多并行總線、雙端系統、2(N+1)、2N+2、[(N+1)+(N+1)]和2N。根據用戶的需求,其架構設計可能很簡單,也可能非常復雜。
該設計需要兩路供電來支持所有關鍵負載,并實現從系統的進入端一直到末端,即關鍵負載端的完全冗余。
毫無疑問,由于冗余組件的數量及其較低的能效水平,系統+系統的系統設計在五個系統中成本最高。但考慮到其所保護負載的重要性,這種設計的高成本是合理的。實際上,許多大型企業都使用這種設計來保護他們的關鍵負載。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出如下建議:
(1)在選擇和配置UPS及其供電架構時,不要過分追求降低前期建設成本,要選購知名廠商的UPS和電池。要著眼于降低后期的運行和管理成本,盡快收回前期建設的投資;
(2)鋰電池的研發和應用現已成為業界技術潮流,不管在動力或儲能領域,應充分重視鋰電池的安全性。
隨著現代電力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供電質量要求也明顯提高,隨著電子器件和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使UPS在控制、結構、管理體系方面得到了加強和完善。只要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充分了解各種品牌的技術特點和系統方案,一定能選擇到最適合的UPS以及供電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