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頂除塵器北京高壓脈沖除塵器北京高壓脈沖除塵器多少錢省的本人在多浪費什么口舌。
現在慕蘭法士全體出動。他這么一位修士明目張膽地要回天南。恐怕路上多半會出事。雖然以他地修為。除非遇到幾名法士中地人物。倒也不用怕誰。但總架不了人多啊。就算當初他們一行七八名元嬰修士地隊伍。不也得躲躲藏藏地取寶嗎。而且除了法士之外。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電力供給側改革將在政策驅動下持續深入推進,使得電力領域供需結構改善、行業集中度提升。
新一輪電改自2015年推進已屆滿兩年。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電力領域供需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近期,四川、湖南等地電力供給側專項改革推進進度較快,改革呈現加速態勢。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電力供給側改革將在政策驅動下持續深入推進,使得電力領域供需結構改善、行業集中度提升。
事件驅動 供給側改革推廣
3月5日,全國“兩會”報告中要求,“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另外,國資委表示要加快電力行業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隨著一系列頂層配套文件出臺,電力供給側改革有望以試點省份為重點,向全國范圍內推廣。
從近期地方動作看,四川、湖南等地電力供給側專項改革推進進度較快,主要內容包括優化電力產業結構、構建電力市場化體系、化解過剩電力產能、推進購售電試點、降低電價等。
其中,四川省1月中旬提出電網全力構建電力“三個一”(電源側“一盤棋”、電網側“一張網”、需求側“一同價”)。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提出堅持需求側“一同價”,在推進“一張網”的基礎上,理順電力管理體制,逐步統一電價標準體系。未來,將實現全省一個電價,在統一電價的基礎上再來細分大工業用電、一般工商業用電、農業用電、居民用電,終目的是實現全省所有電力客戶共享優質規范、便捷、公正公平的供電服務。構建“三個一”電力新格局,既是關系四川電網發展的核心問題,又是實現全省電力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之道。
湖南省4月初召開湖南企業電力供給側改革交流會,省屬國企與2家發電企業,4家用電企業簽署了購售電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繼去年成立湖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后,電力供給側改革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進展成效 電力供需結構發生改善
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電力領域供需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
從需求來看,一季度用電量持續增長,電力消費改善。今年1季度,
從供給端來看,一季度發電投資及新增裝機規模均同比減少,供應結構繼續改善。從整體上看,供給側改革初具成效:一方面,
從重點領域來看,過剩狀況嚴重的火電領域改革迫切性,受益于電力領域的供給側改革,1季度火電基本面數據顯示供給側改革初具成效:
火電完成投資和新增裝機容量雙降,其中煤電下降較為顯著。一季度,
用電需求向好,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升。
路徑猜想 市場化交易+優化能源結構
新一輪電改自2015年推進已屆滿兩年。兩年間,改革從政策出臺到局部試點,再到配套文件落地、推進,改革進程超出電力行業和資本市場預期。當前,全國已有23個省啟動電力體制綜改試點、33家電力交易機構注冊成立、31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覆蓋、6400家售電公司成立、電力市場化交易突破1萬億千瓦時、105家增量配網改革啟動。
未來,電力供給側改革除了去產能,還有哪些路徑可以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電價改革,包括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長期以來,電網企業盈利模式在于電力購售價差,由于其壟斷電力輸配環節、上游價格無法靈敏地傳導至下游,導致電力價格信號失真。因此,輸配電價透明化是電價市場化改革的核心環節,有利于實現供需平衡。
目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展開:15年批試點首先在蒙西、安徽、湖北、寧夏、云南和貴州等6個省級電網展開;17年初第二批12個省級電網的輸配電價也陸續公布;目前階段,第三批試點省份已基本完成成本監審,6月底前首輪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將完成。
電力市場化交易擴圍進一步降低電價,提高市場化交易電量。根據發改委數據,2016年,全國包括直接交易在內的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19%。
此外,還可以推行電能替代、優化能源結構。推進電能替代可以看做是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增加需求終端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在終端消費環節提升清潔能源、利于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大氣污染治理;另一方面,汽車使用電能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電力需求,改善電力供需結構。
2016年5月,發改委等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指出將北方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運輸、電力供應與消費等四個重點領域推進電能替代。此外,從今年各地兩會報告看,電能替代等措施力度加強。
由于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均為清潔能源,在電能相對富裕的情況下,可再生能源一般確保滿發電,而煤電處于查缺補漏的位置,因此,目前電能替代主力是煤電,煤改電增量空間巨大。據《意見》規劃,2020年前將實現能源終端消費環節電能替代散燒煤、
“十三五”期間,預計可新增電量消費約4500億千瓦時,減排煙塵、、氮氧化物分別為30萬、210萬、70萬噸。
投資機會 兩大主線成擇股標準
2012年以來,伴隨發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不足,電力行業產能過剩局面加劇。廣發證券認為,去產能是電力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目標及手段,“兩會”報告中要求我國今年設置的煤電去產能目標為5000萬千瓦以上,削減力度較大。另外,國資委表示要加快電力行業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
從一季度數據看,電力供給側改革效果初現:一方面,需求端社會用電量持續改善,其中制造業用電增長較快;另一方面,供給端電投資及新增裝機規模均同比減少,供應結構繼續改善。未來電力供給側改革將在政策驅動下持續深入推進,使得電力領域供需結構改善、行業集中度提升。
主題選股層面,廣發證券建議關注產能過剩狀況嚴重的火電領域,區域層面關注政策落地較快的省份。從行業主線來看,重點關注迫切性的火電供給側改革,5大發電集團受益。
當前階段,火電領域供給側改革思路主要為煤電去產能、“上大壓小”提升煤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加快電力行業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等,一方面將改善行業供需狀況,提升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將提升行業集中度,利好大型發電集團。建議重點關注五大電力集團龍頭企業,重點標的包括大唐發電、華能、國投電力等。
區域主線方面,從各地方電力供給側改革相關政策落地情況看,東中部地區進度較快,建議重點關注區域內電力龍頭企業川投能源 (四川)、浙能電力(浙江)等;從電能替代改良空氣質量緊迫性看,京津冀是重點改革區域,建議重點關注東方能源(河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