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weps應急電源技術市場價格
一、EPS產品概述
應急電源EPS(EmergencyPowerSupply的英文縮寫),專門為消防設備和專用負荷或照明用電而設計。在交流電網正常時,由交流電網經過本設備內互投裝置直接給負載供電,同時本設備內充電器給電池組進行智能充電-均充浮充自動轉換。當交流電網斷電后,或電網電壓低于15%或高于10%額定值時,本設備將立即投切至逆變輸出,即:由電池組備用電經過逆變,繼續給負載提供正弦波交流電。當電網電壓正常后,本設備將恢復至電網供電。
該系列應急電源,應用現代電力電子變換技術,采用進口IPM智能模塊,CPU集成控制,數字化電路,可靠性強。空載電流小。“四合一”設計,結構簡化。
二、單相EPS產品
1、技術參數
型號規格 |
YJ-1KW |
YJ-2KW |
YJ-3KW |
YJ-4KW |
YJ-5KW |
YJ-6KW |
YJ-7KW |
YJ-8KW |
YJ-9KW |
YJ-10KW |
||||
輸 入 |
電壓 |
單相220VAC±20% |
||||||||||||
|
50Hz±10% |
|||||||||||||
輸
出 |
電壓 |
正常時同市電電壓;應急時220VAC±3% |
||||||||||||
|
正常時與市電同步;應急時50Hz±5% |
|||||||||||||
波形 |
正弦波(THD≤3%) |
|||||||||||||
輸出支路 |
3路(可擴充) |
|||||||||||||
輸出支路類型 |
型、非型、消防聯動型 |
|||||||||||||
電
池 |
電池形式 |
密封式免加水 |
||||||||||||
標稱電壓 |
24VDC |
48VDC |
192VDC |
|||||||||||
充電時間 |
﹤24h |
|||||||||||||
轉換時間 |
﹤5s(特殊時可定制,≤0.25s,≤2.5ms,0ms) |
|||||||||||||
應急備用時間 |
90min(可按需而定) |
|||||||||||||
過載能力 |
120%正常工作,150%1分鐘后自動關機 |
|||||||||||||
保護功能 |
過壓、欠壓、過流、短路保護 |
|||||||||||||
通訊 |
RS232/RS485,通訊協議:Modbus或客戶要求;遠程監控卡SNMP(可選購) |
|||||||||||||
噪音(1m距離) |
正常時無噪音;應急時﹤50dB |
|||||||||||||
工作 |
相對濕度 |
10-90% |
||||||||||||
溫度 |
-20℃ - 40℃ |
|||||||||||||
海拔高度 |
≤2000m(>2000時,每加100m,功率減額1%) |
|||||||||||||
適應負載 |
適用于各種照明負載 |
|||||||||||||
1、技術參數
型號規格 |
YJS2.2~22KW |
YJS25~75KW |
YJS93~500KW |
||
輸 入 |
電壓 |
三相380VAC±20% |
|||
相數 |
三相四線+地線 |
||||
|
50Hz±10% |
||||
輸 出 |
電壓 |
正常時同市電電壓;應急時380VAC±3% |
|||
|
正常時與市電同步;應急時50Hz±5% |
||||
波形 |
正弦波(THD≤3%) |
||||
輸出支路 |
3路(可擴充) |
||||
輸出支路類型 |
型、非型、消防聯動型 |
||||
電 池 |
電池形式 |
密封式免加水 |
|||
標稱電壓 |
216VDC |
324VDC |
492VDC |
||
充電時間 |
﹤24h |
||||
轉換時間 |
﹤5s(特殊時可定制,≤0.25s,≤2.5ms,0ms) |
||||
應急備用時間 |
90min(可按需而定) |
||||
過載能力 |
120%正常工作,150%1分鐘后自動關機 |
||||
保護功能 |
過壓、欠壓、過流、短路保護 |
||||
效率 |
應急供電時≥95%、正常時≥99% |
||||
通訊 |
RS232/RS485,通訊協議:Modbus或客戶要求;遠程監控卡SNMP(可選購) |
||||
噪音(1m距離) |
正常時無噪音;應急≤55dB,75KW以上≤60dB |
||||
工作 |
相對濕度 |
10-90% |
|||
溫度 |
-20℃ - 40℃ |
||||
海拔高度 |
≤2000m(>2000時,每加100m,功率減額1%) |
||||
適應負載 |
適用感性負載和感容性混合負載 |
||||
四、面板介紹
A指示燈指示說明:
1、故障指示:指示應急電源逆變中所有故障狀態或模塊不逆變(即主電狀態黃燈也亮,黃燈表示故障或不逆變)。
2、主電指示:指示應急電源為主電旁路供電狀態(逆變處于冷備份)。
3、充電、電池指示:指示充電器處于給蓄電池充電狀態。
4、應急指示:表示應急電源處在應急供電狀態。
注:用戶在接帶載時,當接近滿載時顯示面板上的過載燈會出現閃爍告警現象,機器處于正常狀態。
B手動旋鈕及強制應急開關說明
手動旋鈕:
至手動,可以手動控制電源輸出。
強制應急開關:
至ON時,表明應急逆變,強制解除電池過放電保護,有市電則市電后備。
至OFF時,表明應急逆變,電池會正常過放電、欠壓保護
五、檢查與注意項目:
1、檢查
1.1檢查裝置的型號、版本號、各電量參數是否與定貨一致。
1.2投運前應嚴格按斷路器和端子上的標示接線,確認裝置及回路無誤。
1.3檢查裝置各插件是否連接可靠,各電纜及端子是否連接牢固可靠。
1.4檢查蓄電池組所用線徑,連接是否與規定相符,直流電源極性是否正確,切不能接反。
1.5檢查應急電源處于主電狀態,觀察面板顯示情況,是否顯示不正確。
2、注意項目
2.1主電源欠壓時,應急電源能自動切換為應急輸出。
2.2確認顯示狀態與運行狀態是否一致。
2.3負載功率不應超過本機額定功率,否則會造成自動保護。
注意: 正常使用時”強制旋鈕”應旋至OFF。
EPS使用
1、使用設備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一般不得高于2000米,氣溫在-10℃—40℃
2、安放設備的場所必須通風、散熱條件良好且室內溫度不宜高于30℃(氣溫過高將嚴重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遠離火源及易燃易爆品、火災煙霧較難侵入,不可太、確保梅雨季節中設備表面不結露,室內灰塵不能太多(因灰塵一般帶正電離子,容易引起控制電路故障)、同時還應注意防鼠,EPS設備的放置不能靠近窗戶、以防水浸、雨淋、日曬。
六、上電步驟:
1斷開所有輸入輸出空開,按斷路器和端子上的標示接線,確認裝置及回路無誤并測量市電電壓和電池組電壓是否正常;
2閉合市電輸入空開;
3閉合充電輸入輸出開關,使充電器為蓄電池充電;
4閉合電池組輸入空開(有輔助電源輸入空開的閉合輔助電源輸入空開);
5閉合以上空氣開關后觀察EPS運行情況,若無異常進行下一步,斷開市電斷路器EPS轉入逆變狀態,處于逆變狀態時閉合市電輸入斷路器15S后EPS將自動切換至市電狀態,試驗”手動/自動”和強制啟動旋鈕。一切正常方可閉合輸出斷路器投入運行。
七、儲存、搬運、安裝注意事項:
1儲存
1.1產品儲存溫度為-10~55度,相對濕度<80%
1.2產品儲存在不含有酸性、堿性以及其它腐蝕性及易燃易爆氣體的空氣中。
1.3產品的儲存應置于防塵、防雨、防潮的內,設備暫存時用高于100cm木踏板將設備與地面隔離。
2搬運
2.1搬運設備應采用機械設備平行搬運,嚴禁倒置。
2.2搬運設備落地時,小心輕放,切勿重放。
3安裝
3.1設備底座設有落地安裝孔,安裝前用戶必須先確定安裝位置,安裝固定地螺栓,然后將設備安裝就位,用螺母固定,設備固定時應采用水平儀或用垂線進行測量安裝,以保證置于水平位置。
3.2設備安裝應留有操作位置,設備安裝位置距離墻面應保持0.6~1米的過道。
3.3安裝蓄電池,應避免蓄電池跌落碰撞,接線時按順序將蓄電池依次串聯,防止短路現象發生,以免造成蓄電池損壞。
八、保修:
在用戶完全遵守說明書規定的運輸/貯存/安裝和操作使用的條件下,產品出廠之日起計算保修時間,保修時間為1年。在保修期內,設備出現的運行的問題,由我公司負責免費。保修期滿后,只收取工本費。
九、供應成套性:
隨同產品一起的文件:1.產品合格證1份;2.使用說明書一份;3.保修卡一份。
十、訂貨須知:
因EPS產品是隨用戶圖紙設計的不同需求而變化的產品,所以在訂貨時必須了解每個客戶的如下信息,以便技術部制定相應的技術方案,使用戶能更好的使用我們的產品:
1.輸入電網的路數,是雙路輸入還是單路輸入;
2.輸入的相數,是單相還是三相;
3.負載總容量,指一臺EPS的負載總容量;
4.負載種類,指做照明用、還是做動力用,帶什么負載;
5.應急備用時間;
6.輸出支路數,指要求輸出多少回路;
7.是否要求帶消防聯動功能及其控制的輸出支路數;
8.進出線位置與及進出線孔尺寸,指進出線是否有特殊要求;
9.機箱顏色,一般是在駝灰色或微機色之間選擇;
10.其它要求,指上述要求以外的要求。
附:電池使用說明:
1、設備如暫時不能接入市電電源時,電池應保存在25±2℃的干燥內,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充電、放電全。
2、嚴禁電池在缺電情況下保存,電池放電后應爭取在48小時內充足電,長期不充電將造成電池性損壞。
3、設備正常運行后,每三個月應進行一次人為將市電斷路器斷開,讓設備逆變工作5分鐘,然后將市電斷路器再合上,此做法有利于電池使用壽命。
5、禁止使用機內電池做其他電源使用。
謝謝合作:詳細電話聯系:132-0577-2760/0577-2788-0095
以下內容與產品無關!
近幾個月,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全球副總裁、卡特彼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華的密集出差中,多了一項新任務——向客戶介紹一套被名為“卡特智能”的新產品。這不是體型巨大的挖掘機或推土機,而是一系列系統軟件。這家全球的工程機械設備制造商希望借此“推動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數字化智能時代”。
兩周前,陳其華親自帶隊去新疆烏魯木齊拜訪客戶。“十三五”期間,新疆將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至少2000億元,新建10個支線機場,完善水利設施和邊遠地區的道路設施等。因此在卡特彼勒的規劃中,被視為“一帶一路西部橋頭堡”的新疆,成為其在投資的重點區域。
陳其華通過視頻、幻燈片和自己盡量豐富的肢體語言,向客戶描述了一幅兼具工程質量和經濟利益的藍圖。現場有人感到振奮,也有人在遲疑。
今年4月,在2016年德國寶馬展上,卡特彼勒首次公布“智能機器時代”(TheAgeofSmartIron)數字技術戰略,并介紹了現有的幾種數字解決方案,主要包括無人機現場測量、載重測量、智能壓實、坡度控制等。
卡特彼勒的技術研發人員張經鵬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如果是當下普遍采用的傳統方案,工程機械設備作業之前,需要人工劃線打樁和測量。卡特彼勒則與法國一家名為Redbird的無人機制造商合作,由后者提供的無人機在工地上空掃描地形,并通過專用算法,在幾分鐘內將實時上傳到后臺的數據轉換成有效信息。
“相比于無人機設備,處理數據的能力為關鍵。”張經鵬說,這套算法系統由卡特彼勒自行研發。
載重測量和智能壓實都依靠傳感器。它們被安裝在工程機械設備上,實時感受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并上傳到后臺。當卡車的載重達到限值時,安裝在卡車前部的顯示燈由綠變紅,裝載機則接到紅色信號,停止裝載。
壓實機則通過傳感器,感受滾輪行進過程中受到的阻力。阻力大小反映路面的壓實程度,并在儀表盤中通過綠、黃、橙、紅等顏色表現出來。機手據此了解哪段路已壓實,而哪段路還需要繼續壓,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質量。
坡度控制則是憑借傳感器、聲納、激光、GPS全球定位系統及全站儀等測量定位科技,提供挖掘機、平地機、推土機等土方設備上的施工定位導航和控制解決方案。作業之前,先把各項施工數據(例如地形數據、坡率、開挖線等)輸入到機械系統里,機械設備便自動作業,能夠實現人工難以達到的精準控制,并提升作業速度。
卡特彼勒向界面新聞記者提供的案例數據顯示,福建三明海城建筑公司在承建205國道三明山區路基時,采用裝有坡度控制技術的卡特挖掘機,建筑工程用時縮短70%-80%,每天節約燃油費用1300元,減少人力并降低了對高級技術人員的需求。卡特彼勒一家北美客戶,則通過運用遠程信息處理和有效載重系統,生產效率提高40%,燃油效率提高16%,綜合投資回報率超過65%。
設備變得智能,意味著在使用上更“傻瓜”。“人只要上去抓著方向盤踩著油門就行,操作手柄已經不需要人來操作,全自動,對機手的要求降低了。”張經鵬說。
除了卡特彼勒,小松、沃爾沃建筑設備等外企,以及廈工股份、三一重工、山推股份等國內企業,近一年來均在推出了智能化工程機械產品。
國外市場的開啟則至少比早十年。小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市原令之稱,小松從2006年開始,在智利和澳大利亞推出300噸級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目前全球共銷售了100多臺,其中84臺在澳大利亞。
卡特彼勒則向澳大利亞市場推出了無人駕駛的礦用卡車,客戶包括澳洲礦業巨頭FMG公司。另一家建筑設備巨頭約翰迪爾(JohnDeere)也已面向歐美市場推出了無人駕駛產品。
市場遲遲未被“開荒”,原因很多。例如在某些方面存在政策限制。有些外企研發生產的無人駕駛礦用卡車采用的是GPS衛星控制系統,該系統需要使用到三維測繪地圖和數據實時通信,但對于地面設備與衛星的聯系有嚴格限制,需要備案注冊。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場意識未啟,需求存疑。
“企業目前考慮更多的是短期成本。要在每臺設備上,再多花幾十萬元安裝一套智能設備,難以接受,這得多少年才能回本?”一位不方便具名的某券商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當下行業如此不景氣,開工率又低,工程款拖欠更是常態,企業資金捉襟見肘,有閑錢的實在不多。”
目前更容易接受智能產品的是樣板工程等投資項目,對質量要求更高,且工期長,整體經濟性更容易顯現。
陳其華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卡特彼勒更多著眼于“一帶一路”政策機遇帶來的基礎設施一般項目,例如鋪設一條高標準的高速公路,或是在大型港口快速裝卸貨物等等。
陳其華亦承認,當前在推廣智能工程機械產品存在很大難度,需要不斷通過行業會議和客戶拜訪活動,力圖改變客戶的想法。
他對市場潛力深信不疑。“正在大力主推智能制造,工程機械的智能化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也在倡導‘更有質量的經濟’,擁有進技術、能提供質服務的企業必然能在‘新常態’中獲得更多的機遇。”陳其華認為,無論是在綜合經濟效益、工程質量,還是人員性等方面,智能機械都是行業未來的選擇。
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秘書長李宏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化是大勢所趨,這個判斷的確沒有問題,但至少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還比較遠,市場意識覺醒還需要時間,而現有產品技術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不過,他認為,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在工程機械智能化進階上進行的探索,都值得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