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KW消防巡檢柜多少錢生產廠家
4路 6路 8路 10路 數字智能消防巡檢柜多少錢160KW技術特性:
1、自動巡檢。對消防泵、噴淋泵、穩壓泵的低頻和噴霧泵低速自運巡檢控制;
2、周期可調。168小時(可調),每次巡檢單泵巡檢時間為2分鐘(可調),巡檢周期及巡檢時間亦可根據
實際要求從幾分鐘到幾天任意。
3、可控。消防發生時,可編程控制器接到消防命令后會自動瞬時停止巡檢,啟動消防泵,消防結束手
動關機。
4、故障記憶。設備具有聲、光及故障記憶功能,操作為中文菜單清晰易懂,可記憶短路、缺相、過流、
過電壓、欠電壓,通訊等故障便于運行人員檢修操作。
5、巡檢回路。大回路16(特殊可定制)。
6、巡檢大功率。單臺160KW。
22KW/4回路 價格:13500.00
30KW/4回路 價格:14500.00
45KW/4回路 價格:15000.00
55KW/4回路 價格:16000.00
75KW/4回路 價格:17000.00
90KW/4回路 價格: 19500.00
110KW/4回路 價格:23000.00
具體來電:13175688866 微*信*號
相關證書都有 包驗收 謝謝合作
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更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為了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工信部加快了對智能制造產業的布局。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表示,“中國制造2025”蘊含三大投資機遇,各國企業家們應把握好三大投資機遇。
作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如何從一個高瞻遠矚的行動綱領,轉化為具體的落實舉措,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全面實施之年。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正在把“中國制造2025”作為構建產業新體系的核心抓手,正在抓緊編制與其配套的11個規劃或者行動計劃,謀劃未來三到五年的工作。
工信部為何如此重視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演講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中國制造2025”蘊含三大投資機遇,各國企業家們應把握好三大投資機遇。
首先,實施“中國制造2025”將帶來產業升級的機遇。中國將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的成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其次,實施“中國制造2025”將帶來開放性創新的機遇。在“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過程中,中國將深化中外制造業的創新合作,積極推動開放式創新、協作式創新,發揮好企業、協會、政府三方面作用,加強與相關國家制造業戰略的對接與務實合作,擴大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的合作范圍。
最后,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第三個機遇來自“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產業國際化布局,將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國將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為深化制造業國際合作的重點,進一步鼓勵和引導中國企業到沿線國家去投資興業,支持建立當地的產業體系。
自《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來,圍繞業界和市場的最大疑問,莫過于這一行動綱領的具體落實。而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實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強國的戰略舉措,更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當前,為了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工信部加快了對智能制造產業的布局。
“智能制造、標準先行”。為解決標準缺失、滯后以及交叉重復等問題,充分發揮標準在推進智能制造發展中的基礎性和引導性作用,工信部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5年12月聯合發布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
該《指南》明確了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和組織實施方式,以聚焦制造業優勢領域、兼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出發點,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則,主要面向跨領域、跨行業的系統集成類標準,通過統籌標準資源、優化標準結構,重點解決了推進智能制造工作中遇到的基礎瓶頸問題。
2016年4月,工信部又印發了《關于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的通知》,并下發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總結2015年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基礎上,繼續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
《實施方案》在明確專項行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的同時,也部署了2016年的具體工作。將聚焦制造關鍵環節,在符合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企業中選擇試點示范項目。為推進專項行動的實施,還將編制并發布《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并以此為依據,遴選60個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2016年7月為推進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務實合作,工信部將2016年首批15個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進行了公示。這是繼去年7月“46個項目”和上個月“64個項目”兩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之后,工信部在一年之內推出的第三批。結合今年4月,工信部印發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智能制造已迎來政策密集期。
在2016年8月舉行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自去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啟動智能制造專項以來,
也是在8月,為加快組織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動《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規劃司特編制《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
據悉,該《工程指南》將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十三五”期間通過數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試點示范,推動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智能轉型;第二階段:“十四五”期間加大智能制造實施力度,構建新型制造體系,重點產業逐步實現智能轉型。
不僅規劃司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發布了相關配套指南,工信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四部委也聯合組織編制了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強基、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創新等5個工程實施指南,并正式發布。工信部稱,5個工程實施指南不是指令性而是引導性的,旨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政府決策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