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kweps應急電源故障處理生產廠家
一、EPS產品概述
應急電源EPS(EmergencyPowerSupply的英文縮寫),專門為消防設備和專用負荷或照明用電而設計。在交流電網正常時,由交流電網經過本設備內互投裝置直接給負載供電,同時本設備內充電器給電池組進行智能充電-均充浮充自動轉換。當交流電網斷電后,或電網電壓低于15%或高于10%額定值時,本設備將立即投切至逆變輸出,即:由電池組備用電經過逆變,繼續給負載提供正弦波交流電。當電網電壓正常后,本設備將恢復至電網供電。
該系列應急電源,應用現代電力電子變換技術,采用進口IPM智能模塊,CPU集成控制,數字化電路,可靠性強。空載電流小。“四合一”設計,結構簡化。
二、單相EPS產品
1、技術參數
型號規格 |
YJ-1KW |
YJ-2KW |
YJ-3KW |
YJ-4KW |
YJ-5KW |
YJ-6KW |
YJ-7KW |
YJ-8KW |
YJ-9KW |
YJ-10KW |
||||
輸 入 |
電壓 |
單相220VAC±20% |
||||||||||||
頻率 |
50Hz±10% |
|||||||||||||
輸
出 |
電壓 |
正常時同市電電壓;應急時220VAC±3% |
||||||||||||
頻率 |
正常時與市電同步;應急時50Hz±5% |
|||||||||||||
波形 |
正弦波(THD≤3%) |
|||||||||||||
輸出支路 |
3路(可擴充) |
|||||||||||||
輸出支路類型 |
持續型、非持續型、消防聯動型 |
|||||||||||||
電
池 |
電池形式 |
密封式免加水 |
||||||||||||
標稱電壓 |
24VDC |
48VDC |
192VDC |
|||||||||||
充電時間 |
﹤24h |
|||||||||||||
轉換時間 |
﹤5s(特殊時可定制,≤0.25s,≤2.5ms,0ms) |
|||||||||||||
應急備用時間 |
90min(可按需而定) |
|||||||||||||
過載能力 |
120%正常工作,150%1分鐘后自動關機 |
|||||||||||||
保護功能 |
過壓、欠壓、過流、短路保護 |
|||||||||||||
通訊 |
RS232/RS485,通訊協議:Modbus或客戶要求;遠程監控卡SNMP(可選購) |
|||||||||||||
噪音(1m距離) |
正常時無噪音;應急時﹤50dB |
|||||||||||||
工作環境 |
相對濕度 |
10-90% |
||||||||||||
環境溫度 |
-20℃ - 40℃ |
|||||||||||||
海拔高度 |
≤2000m(>2000時,每增加100m,功率減額1%) |
|||||||||||||
適應負載 |
適用于各種照明負載 |
|||||||||||||
1、技術參數
型號規格 |
YJS2.2~22KW |
YJS25~75KW |
YJS93~500KW |
||
輸 入 |
電壓 |
三相380VAC±20% |
|||
相數 |
三相四線+地線 |
||||
頻率 |
50Hz±10% |
||||
輸 出 |
電壓 |
正常時同市電電壓;應急時380VAC±3% |
|||
頻率 |
正常時與市電同步;應急時50Hz±5% |
||||
波形 |
正弦波(THD≤3%) |
||||
輸出支路 |
3路(可擴充) |
||||
輸出支路類型 |
持續型、非持續型、消防聯動型 |
||||
電 池 |
電池形式 |
密封式免加水 |
|||
標稱電壓 |
216VDC |
324VDC |
492VDC |
||
充電時間 |
﹤24h |
||||
轉換時間 |
﹤5s(特殊時可定制,≤0.25s,≤2.5ms,0ms) |
||||
應急備用時間 |
90min(可按需而定) |
||||
過載能力 |
120%正常工作,150%1分鐘后自動關機 |
||||
保護功能 |
過壓、欠壓、過流、短路保護 |
||||
效率 |
應急供電時≥95%、正常時≥99% |
||||
通訊 |
RS232/RS485,通訊協議:Modbus或客戶要求;遠程監控卡SNMP(可選購) |
||||
噪音(1m距離) |
正常時無噪音;應急≤55dB,75KW以上≤60dB |
||||
工作環境 |
相對濕度 |
10-90% |
|||
環境溫度 |
-20℃ - 40℃ |
||||
海拔高度 |
≤2000m(>2000時,每增加100m,功率減額1%) |
||||
適應負載 |
適用感性負載和感容性混合負載 |
||||
四、面板介紹
A指示燈指示說明:
1、故障指示:指示應急電源逆變過程中所有故障狀態或模塊不逆變(即主電狀態黃燈也亮,黃燈表示故障或不逆變)。
2、主電指示:指示應急電源為主電旁路供電狀態(逆變處于冷備份)。
3、充電、電池指示:指示充電器處于給蓄電池充電狀態。
4、應急指示:表示應急電源處在應急供電狀態。
注:用戶在接帶載時,當接近滿載時顯示面板上的過載燈會出現閃爍告警現象,機器處于正常狀態。
B手動旋鈕及強制應急開關說明
手動旋鈕:
旋轉至手動,可以手動控制電源輸出。
強制應急開關:
旋轉至ON時,表明應急逆變,強制解除電池過放電保護,有市電則市電后備。
旋轉至OFF時,表明應急逆變,電池會正常過放電、欠壓保護
五、檢查與注意項目:
1、檢查
1.1檢查裝置的型號、版本號、各電量參數是否與定貨一致。
1.2投運前應嚴格按斷路器和端子上的標示接線,確認裝置及外圍回路無誤。
1.3檢查裝置各插件是否連接可靠,各電纜及端子是否連接牢固可靠。
1.4檢查蓄電池組所用線徑,連接是否與規定相符,直流電源極性是否正確,切不能接反。
1.5檢查應急電源處于主電狀態,觀察面板顯示情況,是否顯示不正確。
2、注意項目
2.1主電源欠壓時,應急電源能自動切換為應急輸出。
2.2確認顯示狀態與運行狀態是否一致。
2.3負載功率不應超過本機額定功率,否則會造成自動保護。
注意: 正常使用時”強制旋鈕”應旋至OFF。
EPS使用環境
1、使用設備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一般不得高于2000米,氣溫在-10℃—40℃
2、安放設備的場所必須通風、散熱條件良好且室內溫度不宜高于30℃(氣溫過高將嚴重影響蓄電池的使用壽命),遠離火源及易燃易爆品、火災煙霧較難侵入,不可太潮濕、確保梅雨季節中設備表面不結露,室內灰塵不能太多(因灰塵一般帶正電離子,容易引起控制電路故障)、同時還應注意防鼠,EPS設備的放置地點不能靠近窗戶、以防水浸、雨淋、日曬。
六、上電步驟:
1斷開所有輸入輸出空開,按斷路器和端子上的標示接線,確認裝置及外圍回路無誤并測量市電電壓和電池組電壓是否正常;
2閉合市電輸入空開;
3閉合充電輸入輸出開關,使充電器為蓄電池充電;
4閉合電池組輸入空開(有輔助電源輸入空開的閉合輔助電源輸入空開);
5閉合以上空氣開關后觀察EPS運行情況,若無異常進行下一步,斷開市電斷路器EPS轉入逆變狀態,處于逆變狀態時閉合市電輸入斷路器15S后EPS將自動切換至市電狀態,試驗”手動/自動”和強制啟動旋鈕。一切正常方可閉合輸出斷路器投入運行。
七、儲存、搬運、安裝注意事項:
1儲存
1.1產品儲存環境溫度為-10~55度,相對濕度<80%
1.2產品儲存在不含有酸性、堿性以及其它腐蝕性及易燃易爆氣體的空氣環境中。
1.3產品的儲存應置于防塵、防雨、防潮的環境內,設備暫存時用高于100cm木踏板將設備與地面隔離。
2搬運
2.1搬運設備應采用機械設備平行搬運,嚴禁倒置。
2.2搬運設備落地時,小心輕放,切勿重放。
3安裝
3.1設備底座設有落地安裝孔,安裝前用戶必須先確定安裝位置,安裝固定地螺栓,然后將設備安裝就位,用螺母固定,設備固定時應采用水平儀或用垂線進行測量安裝,以保證置于水平位置。
3.2設備安裝應留有維修操作位置,設備安裝位置距離墻面應保持0.6~1米的維修過道。
3.3安裝蓄電池,應避免蓄電池跌落碰撞,接線時按順序將蓄電池依次串聯,防止短路現象發生,以免造成蓄電池損壞。
八、保修:
在用戶完全遵守說明書規定的運輸/貯存/安裝和操作使用的條件下,產品出廠之日起計算保修時間,保修時間為1年。在保修期內,設備出現的運行的質量問題,由我公司負責免費維修。保修期滿后,只收取維修工本費。
九、供應成套性:
隨同產品一起的文件:1.產品合格證1份;2.使用說明書一份;3.保修卡一份。
十、訂貨須知:
因EPS產品是隨用戶圖紙設計的不同需求而變化的產品,所以在訂貨時必須了解每個客戶的如下信息,以便技術部制定相應的技術方案,使用戶能更好的使用我們的產品:
1.輸入電網的路數,是雙路輸入還是單路輸入;
2.輸入的相數,是單相還是三相;
3.負載總容量,指一臺EPS的負載總容量;
4.負載種類,指做照明用、還是做動力用,帶什么負載;
5.應急備用時間;
6.輸出支路數,指要求輸出多少回路;
7.是否要求帶消防聯動功能及其控制的輸出支路數;
8.進出線位置與方式及進出線孔尺寸,指進出線是否有特殊要求;
9.機箱顏色,一般是在駝灰色或微機色之間選擇;
10.其它要求,指上述要求以外的要求。
附:電池使用保養說明:
1、設備如暫時不能接入市電電源時,電池應保存在25±2℃的干燥環境內,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充電、放電全過程。
2、嚴禁電池在缺電情況下保存,電池放電后應爭取在48小時內充足電,長期不充電將造成電池永久性損壞。
3、設備正常運行后,每三個月應進行一次人為將市電斷路器斷開,讓設備逆變工作5分鐘,然后將市電斷路器再合上,此做法有利于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5、禁止使用機內電池做其他電源使用。
謝謝合作:詳細電話聯系:132-0577-2760/0577-2788-0095
傳統的僅強調機械設備,替代人類肌肉力量的狹隘機器人概念,逐漸向著強調數據化、感知等更接近“人”的特性的方面擴張,國防安全、健康護理和公共服務等新的發展范疇隨之衍生。 特種機器人,是一種非制造環境下用于公共安全、偵查、警用防爆、危險環境無人作業等特殊用途的機器人。
當前市場上的機器人大致可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大類。其中,工業領域的應用多集中在3C制造業(電腦、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物流以及農副產品;服務領域的助理、聊天和陪護等機器人種類的市場空間非常大;特種機器人則強調協作和安全,應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汽車、無人機等領域。
然而,目前國內機器人的發展現狀與人們所期盼的還有很大的差距。
10月20-25日,“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在會上表示,目前國內的工業機器人大多只能在一些結構化的環境中工作,在線傳感能力較差,服務機器人還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特種機器人則都需要通過遙控操作來完成特定工作。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主任陳衛東表示,機器人與人已不再是局限于工廠內獨立且割裂的關系,在未來的服務業,即使是工業界,這一關系將會發展為更接近伙伴性的平等關系。
由此,“共融機器人”的概念應運而生。據丁漢介紹,這是指能夠與作業環境、人和其它機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適應復雜動態環境并協同作業的機器人,其特點為柔順靈巧的結構、多模態感知的功能、分布自主及協同作業的能力。
今年7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正式獲批,該計劃預計投資2億元,執行期為8年。該計劃主要面向國內制造業、康復和國防安全三個方面對共融機器人的需求,研究剛柔機器人的機構學和動力學、人和機器人之間的自然交互,以及操作系統和群體智能。
作為機器人行業發展的起點,工業機器人已在國外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時間,真正進入中國只有5-8年的時間,中國在傳統工業機器人方面趕超國外的難度很大。
對此,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認為,未來5-10年內,中國機器人行業將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服務機器人與特種機器人領域,中國和國外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同樣面對著新技術突破的轉折點,這對市場龐大的中國來說是機遇窗口。
曲道奎認為,國內的服務機器人應在消防、救援、監護、護理、醫療,包括公共服務等領域實現率先突破。其中,由于公共服務機器人易于推廣,其更容易實現率先突破。它的定位精度、實現的跟蹤和起始點和傳感功能,使其具備感知系統,完全可以適應外部工業和環境的變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智能。
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
服務機器人和過去的工業機器人相比,人工智能、機械運動與控制及具體的場景化應用這三大點是相一致的,但服務機器人的人性化和社會化,區別于單純提供機械運動的工業機器人,現在出現很多在特定應用場景下擔當伴侶角色的機器人,產業上已開始一定的布局。
機器人所擅長的移動、操作以及對環境的認知,對幫助和照顧老年人和殘疾人再合適不過,但目前市場上真正具備幫助能力的服務機器人卻非常少。陳衛東表示,因為服務機器人所面臨的環境是非結構的、未知且動態的,這對機器人的感知能力、安全性能和移動性帶來了很大挑戰。雖然這方面市場廣闊,但目前的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市場應用的程度,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當下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下,工業機器人也面臨著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工業機器人未來要向中高端邁進,在未來五年規劃里率先實現產品的突破。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在編程方面要完全實現自主的模型,人機協作、移動機器人和重載機器人等是需重點推進的方向,”曲道奎對記者表示。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
曲道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10-15年,中國將繼續保持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地位以及高速增長的態勢。
目前機器人國產化市場已從本體開始逐漸完善,但核心零部件和集成技術成為了最大的挑戰和瓶頸。
國內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在傳統工業制造的水平下呈低端化的特點,滿足不了性能上的需求。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機是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了機器人成本的70%。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數據,2015年,國內約75%的精密減速器從日本進口,逾80%的伺服電機和驅動主要依賴日本和歐美的進口,其中只有控制器國內外差距最小。
上海荷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錦霆表示,該公司原創的一款羽毛球運動陪伴機器人,可經過高速運算捕捉到運動軌跡從而與人互動,曾在亞太比賽中拿到了兩次冠軍。但這款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就連最基本的伺服電機和減速器也是。國產的設備和硬件非常多,但可靠性和耐用性存在問題。因此,昂貴的進口核心零部件提高了制造、應用和市場推廣過程中的成本,生產周期也被迫延長。
機器人如何適應各行各業的工藝要求,如何將各類技術集成在一個總控制系統,這是當前機器人企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機器人總部副總工程師李伯基認為,前幾年國內水平較好的系統集成商多為國外集成品牌服務,鑒于目前國內機器人的水平不高,它們服務后者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國產機器人的市場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