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判斷飲用水好壞不必過度看重PH值
隨著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明確規定生活飲用水的PH值范圍為6.5至8.5,飲用水的PH值成為了被關注的熱門話題,先是眾多媒體紛紛報道根據新《標準》瓶裝水必須明確標注PH值,引起熱議;國內不少瓶裝水品牌還將酸堿度作為賣點,提出飲水新概念——弱堿性,有的商家直接將“弱堿性”的標志代替pH值標注在產品包裝上,甚至有銷售商還專門附送測試飲用水酸堿度的pH值試紙;眾多凈水器廠家也以堿性水為噱頭來吸引消費者,對于這些問題最困惑的莫過于消費者了,瓶裝水是必須要標注PH值嗎?沒有在瓶身上標注PH值的瓶裝水就是不合格的嗎?是不是真的喝酸性水就會對身體有害呢?市面上所賣的凈水器所產生的水真的有那么多的功效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市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對此給出了詳細解答:
按照新國標,瓶裝水必須標注PH值嗎?
工作人員介紹說,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于2006年底發布,并于2007年7月1日實施,但由于全國各地發展情況不均衡,新《標準》要求各地最遲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標準》中將飲用水水質指標由原來的35項增至106項,其中規定生活飲用水的酸堿度范圍(PH值)應為6.5至8.5之間,這個PH值范圍的制定主要是考慮到對自來水供水管道的影響,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腐蝕管道,而PH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并沒有直接的證據。同時,新《標準》中所說的飲用水,是指城鄉各類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以及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與超市銷售的瓶裝水概念是不同的,瓶裝水并不適用于本《標準》。而且新《標準》中雖然對生活飲用水的pH值做出了限定,但并沒有規定市場上銷售的瓶裝水或者桶裝水必須要標注pH值,不過對于消費者知情權及飲用安全方面考慮,建議還是標注上PH值為好。
弱堿水才是“健康水”嗎?
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PH值6.5至8.5范圍的制定主要是考慮到對自來水供水管道的影響,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腐蝕管道,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關于PH基于健康的準則值,當然水中PH值越接近血液PH值7.35-7.45最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飲用水,從天然水、井水到自來水,PH值均在6.5-8.5之間,同時人體有自我調節能力,只要是在這個范圍內,人體都具有較強的PH值緩沖及調劑能力。
因此,我們對飲用水的要求,不應一謂地強調弱酸性還是弱堿性,人體的胃液是一個酸性的環境,無論飲用的水是弱酸性還是弱堿性,一進入胃中,都會變成酸性的溶液。而且如果一直強調喝堿性水,酸堿如果中和,沖淡胃液,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飲用水對正常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酸堿度適中,偏酸或偏堿的水都不宜長期喝,而且需根據身體狀況合理選擇。現在通常認為身體各部位在酸性體質下更容易發生病變,易處于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這種人可以適當補充偏堿性的飲料和食品有益于身體保健;但是還有一部分人,體液本就呈偏堿性,而體內堿性過多,也會引起腎臟的傷害。如萎縮性胃炎,因胃酸分泌不足呈堿性胃病,急需補酸來中和反應,如果選擇弱堿性水,則只會加重病情。
工作人員還表示,評價飲用水的標準有很多,如細菌指標、礦物質含量等,PH值只是其中的一個檢測指標。
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檢測指標數就由原來的35項增加至106項,只要是無污染、衛生的,符合咱們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就是健康的好水。
凈水器能產堿性水,水質好還能保健?
對于凈水器經銷商在宣傳時號稱自己的產品能制出堿性水,具有預防和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鄭重提醒消費者:受當前的養生保健熱影響,消費者催生了對“水的功能”的迷信,但又缺乏正確的鑒別能力和檢驗條件,購買這類產品時就容易被虛假宣傳誤導。其實凈水器制備的水只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飲用水,并不具備保健功能,更不具備治療疾病的功效。凈水器銷售時如果宣傳保健、治療的功能涉嫌虛假宣傳。衛生部也從未批準過水礦化器、活化水、磁化水、頻譜水、水分子團水等概念水,這些水目前還沒有理論依據、嚴格的驗證方法及科學的評判標準,衛生部審批的資料中和衛生許可批件中都沒有任何保健和醫療功能。
本文章由榮茂凈水材料網整理出版,詳情請登錄:www.zzrmjs.com,聯系電話:135 2646 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