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維修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質量隱患往往導致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為質量事故埋下隱患。雖然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施工企業對煙囪維修工程的施工質量責任問題做出相應規定,但在實踐中由于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不按程序操作,導致煙囪維修工程質量事故頻發。施工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建設前期的工作問題。建設前期的某些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認真按有關規定去做,很可能就決定了建筑煙囪維修工程質量的先天性不足,如項目可行性研究、建設地點的選擇等。如果這些前期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煙囪維修工程質量事故,有時損失是十分嚴重的。
2.2 違反設計程序。從事建設煙囪維修工程勘察設計活動應當堅持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原則。但大量的質量事故調查證明,不少煙囪維修工程圖紙有的無設計人,無審核人,無批準人,這類圖紙交付施工后,因設計考慮不周造成的質量事故屢見不鮮。
2.3 違反施工要求。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決定了它和鋼筋組合時的堅固程度,添加的砂、石、水泥還有外加劑都必須有一定的比例才能達到設計確定的等級。但在工地上攪拌站砂、石嚴重混堆問題時有發生,在配混凝土時,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劑根本不過秤。有的工地甚至根本沒有秤,現場的混凝土配比例牌只是擺設。這樣就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帶來重大安全隱患。
3 煙囪維修工程技術人員方面的因素
建筑產品的優劣,除了建筑材料全部合格外,最根本是人員的素質問題。提高施工一線技能工人的職業技能和基本素質是提高施工企業整體素質、保證施工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但在中國建筑施工領域,農民工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煙囪維修工程建設的“主力軍”,而這支主力軍的素質卻令人擔憂。農民工的文化程度較低,且大部分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因此,由于缺乏質量意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質量安全事故的也比較多。另外施工技術人員數量不足也是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的問 1.1 煙囪維修工程設計的耐久性標準低 結構設計規范主要考慮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安全性,環境作用下的耐久性設計處于次要的地位,有很多指標都是定性的規定,在一些細部構造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規范中沒有設計壽命和耐久性設計的明確要求。規范在耐久性設計方面不能隨著今年來水泥的性能、施工條件、環境條件的巨大轉變而與時俱進。
1.2 煙囪維修工程施工過程中片面的追求施工進度 由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提高和施工進度的加快,實際耐久性質量大幅度下降。在一些橋梁的混凝土施工中添加的早強劑,使其內部結構和后期強度發展不良,易開裂,耐久性降低。養護不良使表層混凝土的抗滲性成倍降低,使鋼筋開始銹蝕的年限成倍縮小。
1.3 在橋梁運營過程中缺少正常的檢測和維修 結構耐久性需要有正確使用和正常檢測與維修相配合。重新建、輕維修是橋梁建設管理工作中重大缺陷,對于基礎設施煙囪維修工程,應在設計中進行結構全壽命經濟分析與評價,只有適當加大初始投資費用,強化結構耐久性,才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
2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的主要內容
2.1 混凝土材料的選擇 混凝土應選用低水化熱、低C3A含量、偏低含堿量的水泥。混凝土的骨料宜選用堅固耐久的潔凈骨料,重視粗骨料級配及粒形,可以將適量引起作為常規手段,宜采用偏低的用水量并限制單方混凝土中水泥材料最低和最高用量,盡可能降低水泥材料中的硅酸鹽水泥用量。
題,這些都可能造成技術工作出現漏洞。